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甲岛东侧海拔较低,林业资源丰富,西侧地势较高,河流湖泊较多。2016年1月上旬该岛东侧发生大规模森林大火。
材料二 乙河发源于降水丰富的大分水岭东面雪山——海拔1826米的派勒特山西侧,上游流经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的广阔平原地区。
(1)从自然因素方面,分析甲岛东侧易形成大规模森林大火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乙河的补给水源。
(3)根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丙地几乎没有森林的自然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11-11 06:40: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简易的海水淡化装置。材料:边缘带有凹槽的透明玻璃漏 斗尺寸与漏斗吻合的底盘、储水器。操作步骤:海水倒入底盘内,将漏斗倒扣在底盘上; 太阳光透过漏斗加速内部的海水蒸发,淡化的水蒸汽在漏斗内壁上凝结成水滴,沿漏斗壁 流入凹槽储存起来。下列说法与该海水淡化实验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A.利用太阳能,降低了海水淡化的碳排放
B.适用于光照充足的沿海国家
C.可以作为一种节流措施推广
D.运用了蒸发、凝结的水循环原理
同类题2
随着城市地域的日益扩大,城市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设施使降水、径流、蒸发、下渗产生变化。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海绵城市”已经成为我国城市规划与发展的重要理念。
读海绵城市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海绵城市”最主要是改变了水循环环节中的( )
A.降水
B.径流
C.蒸发(蒸腾)
D.下渗
【小题2】“海绵城市”的核心功能是( )
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增加生物多样性
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减弱“城市热岛效应”
同类题3
读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是( )
①地球内部的放射能 ②太阳辐射能 ③重力能 ④机械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小题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过程③和⑤体现了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
B.海陆间水循环是指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即由④环节完成
C.华北平原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的作用
D.海陆间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到不断更新和再生
同类题4
读 “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示意图中①③④⑤四个箭头共同表示的水循环是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循环
【小题2】“一江春水向东流”在示意图中表示为
A.③
B.④
C.⑤
D.⑥
【小题3】人类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下径流
B.地表径流
C.降水
D.蒸发
同类题5
“滚滚长江东逝水”反映的水循环环节是
A.下渗
B.蒸发
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