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右图为我国110°E以东地区的月降水量(毫米)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以月降水量小于100毫米为雨季结束的重要参数,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纬度越低雨季结束越晚
B.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江淮地区
C.8月江南降水量小于辽河流域
D.江南地区雨季结束早于江淮流域
【小题2】如果某年夏季风偏强,那么甲段和乙段的长度最有可能()
A.甲段变长,乙段变短
B.甲、乙都变短
C.甲段变短,乙段变长
D.甲、乙都变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0-27 01:15: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区
A.地质形成过程为沉积作用、流水侵蚀、地壳上升
B.流水溶蚀形成峰林、溶洞、山间盆地、钟乳石
C.河流渗漏成为地下河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峡谷是由构造下沉和流水侵蚀共同作用形成
【小题2】该地区地表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A.土层厚、植被多,蓄水能力强
B.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流失快
C.年降水量较丰富,季节变化大
D.人口密集,水田面积大,用水量大
同类题2
下图为某大洋局部环流示意圈,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区域位于北半球
B.盛行风③为东北信风
C.洋流②的性质为寒流
D.洋流①的形成受盛行西风影响
【小题2】若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上,关于④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④海域多世界性渔场
B.④沿海地区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C.④沿海地区河网密集
D.④沿海地区能见度较高
同类题3
读“南美洲西部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①②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甲乙分别示意两种地貌。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构造的地表可能有地下水出露
B.②地质构造比①先形成
C.甲地貌只形成在湿润地区
D.乙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内力作用
【小题2】有关该区域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夏季水循环更活跃
B.图中湖泊减少了区域水循环总量
C.甲、乙地貌的形成与水循环有密切关系
D.图中湖泊对甲地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同类题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R河气候资料。
材料三沿50QE年降水量、蒸发量和>10°C积温图
(1) 东欧平原典型的地貌特征是_____,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作用。
(2) 依据上面图、表分析图中R河的流量、汛期和流速的特征。
(3) 大约以55°N为界,东欧平原南、北植被类型有明显差异,试结合上图加以说明。
(4) 有人建议将上图中①城的冶金工业迁往②城,你认为是否合理,请阐述理由。
同类题5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C.降水量增加
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
【小题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的优点包括
①解决城市洪灾
②补充地下水
③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④延长径流集聚时间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