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在渭河的支流赤水河上,有一处独特的景观——桥上桥。桥上桥的下桥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道光十二年(1832)在原桥上叠建一桥为上桥。图3是桥上桥所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在该区域海拔400~800米的山地与平原之间,分布着山麓洪积扇和黄土台塬。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桥上桥所在地形区的自然带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草原带
【小题2】赤水河的水文特征是
A.径流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
C.含沙量小
D.结冰期短
【小题3】叠建桥上桥的主要原因是
A.水位上涨
B.泥沙淤积
C.流水侵蚀
D.地壳上升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2-23 04:01: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海绵城市”建设是通过降低雨水的地表汇流,恢复城市原始水文生态特征,使其地表径流尽可能达到开发前的自然状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海绵城市的建设,会使
A.年径流总量增加
B.城市地表径流减少
C.蒸发(腾)量减少
D.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小题2】建设海绵城市的工程措施
A.扩大绿地面积
B.加强城市路面硬化
C.提倡节约用水
D.疏浚城市河道
同类题2
下列对地表径流的改造,对环境有利的是( )
①修建水库 ②植树造林 ③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④退耕还湖,扩大湖泊面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同类题3
将绿地、道路的雨水引入到雨水利用系统,不仅可以增加地下水的补给,还能节约草地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
读“雨水利用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雨水利用系统”补给地下水,直接利用的水循环环节是
A.地表径流
B.降水
C.植物蒸腾
D.下渗
【小题2】北京市大力建设“雨水利用系统”,可以
①减少内涝发生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减轻交通压力 ④加剧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同类题4
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肯尼亚中部赤道线上。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肯尼亚山最大海拔处的降水量大约是
A.2600 mm
B.1200 mm
C.800 mm
D.500 mm
【小题2】该山地的水汽主要来自
A.大西洋
B.印度洋
C.盛行西风
D.太平洋
【小题3】甲处所属的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热带荒漠带
同类题5
市某中学一地理研究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实验:步骤(1)一位学生把一大盆水快速倒在平坦的水泥地板上,同时另一位学生把水快速倒在平坦的草坪上.步骤(2)观察水在水泥地板和草坪上的流动情况.该实验能够验证的地理现象有( )
①雨水侵蚀现象
②地表径流形成现象
③城市暴雨洪水现象
④洋流形成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