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
(2)人类主要通过_______ 、_______ 等工程措施对E环节施加影响。
(3)图中a、b两处中有利于石油、天气储存的是____。
(4)a处的地貌为_______原因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9-02 05:02: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图(左下图)”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图”比较示意图(右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延长径流集聚时间
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小题2】城市化对自然界水的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①人口增多导致地下径流增加
②城市地面硬化增加城市内涝
③地表植被减少导致下渗量减少
④城市规模扩大导致降水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同类题2
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A.a 增加
B.b 增加
C.c 减少
D.d 减少
同类题3
自古以来,“南方丝绸之路”就是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等国家的贸易通道。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地形地势特征对其河流特征的影响。
(2)说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基本沿山间谷地分布的自然和人文原因。
(3)简述我国云南省地形特征对区域农业活动的主要影响。
同类题4
蒸发皿蒸发量反映陆地蒸发的能力,代表地表的最大蒸发量;陆面蒸发量是指地面实际蒸发量。一般温度越高、风速越大、湿度越小、太阳辐射越强,蒸发越大。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图为淮河流域1960—2007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值可能是
A.-130mm
B.-140mm
C.-145mm
D.-160mm
【小题2】淮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是
A.自西向东逐渐增大
B.自北向南逐渐增大
C.东南部变化较小
D.中部未发生变化
【小题3】影响淮河流域东南部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地表干旱,太阳辐射弱
B.地形平坦,风速小
C.降水较多,气温低
D.降水较多,湿度大
同类题5
读图,回答下题。
该河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
A.东北三江平原
B.浙江南部
C.新疆塔里木河流域
D.青藏高原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