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查干湖面积345 km2,是吉林省最大的湖泊,湖岸曲折,芦苇广布,水质清澈,盛产“胖头鱼”,每年12月中旬到春节前夕的冬捕场面,吸引很多游客。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期,霍林河上游修建水库,下游水量减少,查干湖趋于干涸,湖水变色,风沙漫天飞扬。为此,政府开挖“引松渠”,将松花江水引入查干湖,才使环境得以恢复。
材料三 查干湖及周边水系简图和气候统计图。
图15
(1) 该地区气温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冬季气温特点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
(2) 查干湖的水文特征是_______。查干湖水位最低的月份一般出现在5~6月份,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 查干湖渔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4) 结合材料二,分析霍林河上游修建水库对查干湖地区自然环境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8-16 10:01: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根据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滕王阁序》中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等句描写的就是鄱阳湖上渔歌互答,湖面浩渺的意象。鄱阳湖75.4%的水源来自上游的修水、赣江、抚河、信江和饶河五条入湖河流,鄱阳湖湖口在正北面,经由40公里长水道与长江干流相连。鄱阳湖水量占长江流域的15%,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淮河、海河水量的总和。长江、五河、郑阳湖之间,形成了一种联动的江、河、湖关系,这让鄱阳湖成为了一个过水型、吞吐型、季节性的湖泊。

材料二:下面左图为鄱阳湖周边局部图,右图为赣江水系图。


材料三: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白鹤等珍稀候鸟及其越冬地。鄱阳湖丰水期和枯水期之间面积变化很大,呈现出“高水是湖,低水似河”、“夏秋一水连天,冬春荒滩无边”的独特自然景观。每年秋后,主要来自我国青海湖、北大荒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地的候鸟到这里越冬,从而成为世界候鸟的最大越冬栖息地。

(1)根据材料简述赣江的河流特征。
(2)鄱阳湖是长江流域的第一大湖,请分析鄱阳湖的生态意义。
(3)分析鄱阳湖成为世界候鸟的最大的越冬栖息地的原因。
(4)鄱阳湖北部修新修建了几个风力发电场,请分析鄱阳湖北部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