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运用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如果该图表示我国东北地区的水循环,则( )
A.①的水量与③的水量相等
B.②导致地表高低起伏
C.③是地下径流的之一
D.①②③④促进了区域的水资源更新
【小题2】如果该图表示我国长江流域经济活动方式,则( )
A.上游城市应充分利用城市化推动工业化
B.中游城市因资源丰富导致城市潜能最大
C.下游城市因交通条件好导致联系强度大
D.环节④的流动方向与产业转移方向相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5-26 02:22: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垂直运动)
(1)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A处为
(高、低)气压,C处为
(高、低)气压,B代表潜热释放,这一过程所形成的降水类型属
。
(2)来自本地区的水汽经上升、冷却降到地面,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
。
(3)近些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少(约20%),其原因是
,虽然降水量减少,但流入江河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其原因是
。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处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质构造主要有:
。
(2)图中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环节是:
。
(3)说出③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4)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图中①④⑥处森林日益减少,请用水循环的原理解释以下两个问题:
① 这一现象的产生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② 对②处地貌的影响。
同类题3
树干液流是植物体内由于叶片失水,从而引起水分通过木质部运输到叶片的过程,它是土壤一植物一大气连续体水流路径中一个关键的链接,承接了庞大的地下根系所吸收、汇集的土壤水,决定了整个树冠的蒸腾量,可反映植物体内的水分传输状况。图5为某山地云杉林树干液流密度日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植物体内的树干液流形成的主要促动环节是
A.降水
B.下渗
C.地表径流
D.蒸腾
【小题2】树干流液密度呈周期性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云层厚度
B.土壤黏性
C.温度高低
D.太阳辐射
同类题4
2017年第13号台风“天鸽”(强台风级)的中心于8月23日12时50分前后在广东珠海南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中心最低气压950百帕。天鸽给珠海市带来狂风骤雨,直接经济损失55亿元。这也是继1964年台风“露比”之后,53年来对港、珠、澳影响最大的台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台风“天鸽”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箭头表示风向)
A.
B.
C.
D.
【小题2】台风“天鸽”从形成、移动到登陆,主要涉及的水循环环节有
①海水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植物蒸腾 ④大气降水 ⑤地下径流
A.②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
同类题5
2014年11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指通过自然和人工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使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左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正在建设的下凹式道路绿化带,右图是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凹式绿化带的建设对右图中城市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是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不变
【小题2】“海绵城市”的建设
A.不利于地表污水的排走
B.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地基塌陷
C.有利于雨水的收集,并能减轻城市内涝
D.有利于发挥绿化带的道路隔离作用,减少交通拥堵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