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海气淡水通量,即海表面处蒸发与降水之差,是衡量全球大气与海洋之间水分交换的一个重要指标。下图为“全球各大洋年平均淡水通量的经向变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大洋水量收支处于平衡状态
B.10°N附件的太平洋海域最为湿润
C.各大洋年平均淡水通量的变化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
D.海气淡水通量主要与海陆间大循环相关
【小题2】南北纬60°附件的全球大洋平均淡水通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纬度位置 ②海陆分布 ③洋流 ④大气环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1-28 09:01: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示意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①河流域的整体地势特征是
A.南高北低
B.北高南低
C.东高西低
D.西高东低
【小题2】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
A.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小题3】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
A.东亚与南亚
B.北美东岸与西欧
C.西欧与南亚
D.北美东岸与西岸
同类题2
蒸发量指一定时段内,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气中的量。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太阳辐射越强蒸发量越大。读“北京市1960—2010年蒸发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北京市近50年来蒸发量变化特点是
①增加②减少③城区比郊区大④郊区比城区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北京城区蒸发量变化的原因是
A.全球变暖
B.湿度减小
C.雾霾增多
D.风速增大
【小题3】上述研究可运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A.数字地球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技术
同类题3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水循环环节中人类影响最深刻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下列行为有利于下渗的是
A.砍伐森林
B.硬化路面
C.修建水库
D.开挖坡脚
同类题4
下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模式图,读图回答 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③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大气水
D.径流输送
【小题2】目前人类可以在某些地区某些时候施加一定影响的环节 ( )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5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举措,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否则会引发城市生态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原因有( )
①水泥路面多 ②下水道宽畅
③绿地多 ④人口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小题2】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 )
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
②禁止开采地下水
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
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⑤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⑤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