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蒸发量指一定时段内,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气中的量。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太阳辐射越强蒸发量越大。读“北京市1960—2010年蒸发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北京市近50年来蒸发量变化特点是
①增加②减少③城区比郊区大④郊区比城区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北京城区蒸发量变化的原因是
A.全球变暖
B.湿度减小
C.雾霾增多
D.风速增大
【小题3】上述研究可运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A.数字地球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技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4-12 11:33: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回答下题。
下列对图示事物的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树木、草坪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B.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
C.河流、湖泊可以调蓄多雨和少雨期降水量
D.城市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下渗水量
同类题2
三叶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向阳、降水量800一1000mm、排水良好的环境,平均根深20 - 33cm.最大根深可达120cm。下图示意非洲西北部某风景区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分布状况,景区内有一较大溪流发育,该溪流径流量季节差异明显。景区内广迁种植三叶草。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纯天然条件下,该区域三叶草生长最为旺盛的地点最可能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小题2】图示区域()
A.①、④两地的相对高度为l~3m
B.较大的溪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C.③地可开发一个瀑布观景设施
D.④地夜晚可看到电视塔顶指示灯
【小题3】此时图示地区()
A.日落时塔影和溪流大致平行
B.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C.河流含沙量减少
D.三叶草种植区需注意排水
同类题3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两短线添画箭头,完成水循环示意图。
(2)图中所示水循环中属
(类型),这种水循环的重要意义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
得以再生。
(3)在水循环中,森林的覆盖率越高,下渗作用越
,
水资源越丰富。
(4)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可通过我国夏季风完成的是
,目前人类可以施加影响的最主要是
,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等。
同类题4
左图为某河段示意图,右图表示该河段上①、②两观测点所测得年流量变化。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当地政府为了提高甲河道流量,计划在左图中A、B两点间修建拦河坝,该措施可能使河水对C点河岸的冲刷__________。为使甲河道流量在汛期提高不致太多,请对如何修建该拦河坝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与观测点②相比,观测点①测得的流量较________。其原因是
。
(3)请在答题卷的右图上绘出左图中点③所在断面1—7月的流量变化趋势曲线。
同类题5
下图中数字表示大气受热过程,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
(2)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一般讲,草地的反射率为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乙处的草地大面积消失,裸露出深色的土壤。说明乙处地表植被减少在白天对过程②的影响及原因。
(3)说出丙处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其对过程①会产生什么影响?
(4)人类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简述该环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地理信息系统(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