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央视综艺节目《国家宝藏》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可谓不落窠臼,广受好评。
②中国制造,正在成为断时代里传播中国形象的新渠道。如今,全球过半的生活家电为中国制造,中国可谓实至名归的世界工厂。
③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窝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④中国有数千万留守儿童在偏远的乡村无法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我们应该多关注他们,尤其要重视这些黄发垂髫的孩童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⑤入冬以来,洛阳陷入了“霾伏”之中,天空灰蒙蒙的,人们纷纷感叹坐车出行就好像在仙境中穿行;在市民的心里,天气“晴久必霾”似乎已经成为了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⑥为警示行业弊端,太原“家天下”发起了“太原地产人关心的十大问题”调查活动,旨在避免积羽沉舟,扶持行业健康发展。
A.①③⑥B.②④⑥C.②③④D.②③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4-28 10:08: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体现在“义”“利”之辩中。管子是中国古代 的政治思想家,对人的发展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管子认为,物质生活的改善是一个社会政治安定和道德进步的前提和基础,而物质生活满足后,人们就要讲究礼节规范,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另外,管子认为人性就是    的,人们追逐物质利益也是 的,这是人的天性使然。管子是从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探讨并发现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因而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孟子讲仁义,坚持人性的本质是善的。仁、义、礼、智是四个“初始”,被视为孟子的“四端说”,这是其性善论的直接理论依据。从“人性本善”的观点看,孟子显然是追求精神第一,而不是物质取向第一。在他看来,在人的发展中,仁义是 ,物质财富本身不能成为人的活动的动因。

可见,管子强调功利主义和人的利益原则,从物质取向的角度论述了人的发展问题;而孟子则注重人的精神追求,强调人的道义原则,从精神需求的角度论述了人的发展问题。两者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中国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形成“重义轻利”思想。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深谋远虑   见利忘义   无可厚非   中流砥柱
B.出类拔萃   见利忘义   天经地义   中流砥柱
C.深谋远虑   趋利避害   无可厚非   大本大宗
D.出类拔萃   趋利避害   天经地义   大本大宗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同于管子的人性理论,孟子则否定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性。
B.与管子的人性理论不同,孟子则否定人性是追求物质利益的。
C.孟子则否定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性,不同于管子的人性理论。
D.孟子则否定人性是追求物质利益的,与管子的人性理论不同。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管子是在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发现并探讨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并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B.管子是在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探讨并发现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因而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C.管子是从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发现并探讨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因而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D.管子是从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探讨并发现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并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