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体现在“义”“利”之辩中。管子是中国古代 的政治思想家,对人的发展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管子认为,物质生活的改善是一个社会政治安定和道德进步的前提和基础,而物质生活满足后,人们就要讲究礼节规范,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另外,管子认为人性就是    的,人们追逐物质利益也是 的,这是人的天性使然。管子是从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探讨并发现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因而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孟子讲仁义,坚持人性的本质是善的。仁、义、礼、智是四个“初始”,被视为孟子的“四端说”,这是其性善论的直接理论依据。从“人性本善”的观点看,孟子显然是追求精神第一,而不是物质取向第一。在他看来,在人的发展中,仁义是 ,物质财富本身不能成为人的活动的动因。

可见,管子强调功利主义和人的利益原则,从物质取向的角度论述了人的发展问题;而孟子则注重人的精神追求,强调人的道义原则,从精神需求的角度论述了人的发展问题。两者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中国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形成“重义轻利”思想。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深谋远虑   见利忘义   无可厚非   中流砥柱
B.出类拔萃   见利忘义   天经地义   中流砥柱
C.深谋远虑   趋利避害   无可厚非   大本大宗
D.出类拔萃   趋利避害   天经地义   大本大宗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同于管子的人性理论,孟子则否定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性。
B.与管子的人性理论不同,孟子则否定人性是追求物质利益的。
C.孟子则否定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性,不同于管子的人性理论。
D.孟子则否定人性是追求物质利益的,与管子的人性理论不同。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管子是在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发现并探讨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并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B.管子是在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探讨并发现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因而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C.管子是从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发现并探讨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因而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D.管子是从寻求人们经济活动的根源中探讨并发现了人性及人的发展问题的,并认为这是一切“治乱”的根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1-13 04:02: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网络节目已经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娱乐消费 的平台。有数据显示,2017年12月底,29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已经达到52.9%。网络视听节目作为在互联网上的流量端,对青少年的行为方式有着 的影响,( )。
中国传统文化能更好传扬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在的青年人是否喜爱中华文化。因为他们代表着未来。如何通过网络视听节目引导青少年的价值观?又如何引导、实现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青少年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论坛上,相关专家学者 ,共同探讨关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传统的东西不一定 。现在很多网络平台上关于国风的视频和产品很有趣味,因此颇受青年人青睐。这些内容从传统中来,通过创新和艺术加工以非常现代的方式呈现,变成现在年轻人愿意接受的内容。让年轻人真正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喜欢它、自发传播它、甚至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创作和改进中来,这样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被继承和传承下去。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举足轻重 耳濡目染 济济一堂 兴味索然
B.不可或缺 潜移默化 济济一堂 索然寡味
C.不可或缺 耳濡目染 群英荟萃 索然寡味
D.举足轻重 潜移默化 群英荟萃 兴味索然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是否能更好传播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在的青年人是否喜爱中华文化。
B.中国传统文化是否能更好传承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在的青年人喜爱中华文化。
C.中国传统文化是否能更好传播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在的青年人喜爱中华文化。
D.中国传统文化是否能更好传承下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在的青年人是否喜爱中华文化。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同时也承担着传承与创新中国文化的使命
B.不仅如此,也有利于创新与传承中国文化的使命
C.同时中国文化的使命也得到传承与创新
D.不仅如此,中国文化的使命也得到创新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