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巴丹湖位于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的东南边缘,湖泊被沙山分为东湖和西湖两部分(如下图所示),两湖水体盐度受盛行风的影响而产生明显差异。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推断西湖水体盐度的高低及原因
A.低 位于西北风迎风坡,降水多
B.低 位于东南风背风坡,蒸发弱
C.高 地下水补给少
D.高 受西北风影响大,蒸发强
【小题2】两湖相比,判断东湖水位的高低及原因
A.高 湖盆底部低,地下水补给多
B.高 位于东南风迎风坡,降水多
C.低 位于西北风背风坡,降水少
D.低 受东南风影响大,蒸发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5-09 10:05: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研究江湖相互作用对于湖泊流域的水循环、湖泊旱涝灾害的发生机制、控制入湖和出湖的水量和水质,以及湖泊水生生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某流域湖泊流量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湖泊最可能位于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塔里木河流域
【小题2】关于该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内湖泊和河流相互补给,湖泊又对径流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B.流域内河流泥沙含量大,结冰期长,航运价值不高
C.流域有冰雪融水灌溉,山麓地带发育出大片绿洲
D.由于湖泊的调蓄作用,流域内很少发生旱涝灾害
【小题3】该湖泊蓄水的最低水位出现在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同类题2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及该地区月平均气温、降水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示区域东南部与西北部水文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若在F处修建大坝,判断EG两城市中洪水威胁明显减轻的城市,并说明原因。
同类题3
青海湖曾经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后来逐渐演变为咸水湖,青海湖流域风力夏季最小,表层水温平均为16℃,底层水温平均为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下图示意青海湖周边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 )
A.青海湖流域降水量急剧减少
B.冰川消退,入湖径流减少
C.外泄河道被阻断,变成内流湖
D.土壤盐碱化加剧,入湖盐类物质增多
【小题2】秋季,.青海湖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变小的原因可能是( )
A.湖水上下扰动加剧
B.表层水体降温较慢
C.底层水体升温较快
D.阳光透射深度增大
【小题3】冬季,青海湖水体的特点是( )
A.水温表层低于底层
B.湖水面积一年中最大
C.湖面中部比湖岸结冰早
D.湖水盐度一年中最低
同类题4
(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尼日尔河各河段的自然环境差异较大,表现出不同的水文特征,还在库利科罗以下的中游形成了少见的“内陆三角洲”。尼日尔河下游(杰巴以下)每年有两次汛期,一次在6月~9月,另一次在12月~次年2月。下图示意尼日尔河流域概况。
(1)分析尼日尔河中游形成内陆三角洲的原因。(4分)
(2)尼日尔河中、下游两段河流流量差异相对较大,分析其差异较大的原因。(6分)
(3)尼日利亚计划推广水稻种植,试指出此计划可行的理由。(4分)
同类题5
图示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R
1
和R
2
两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2)图中L湖的名称是
,其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是:
。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