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甲湖泊区域水循环示意图。历史上甲湖泊曾经是一水浅面积大、水温较附近深水湖高的湖泊,湖水几千年来从未干涸。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该湖泊却突然消失,被称为“死亡之海”。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
A.陆地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小题2】甲湖泊干涸过程中,其湖水主要进入( )
A.岩石圈
B.水圈
C.大气圈
D.生物圈
【小题3】若该地区地壳相对稳定,则导致甲湖泊干涸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植被破坏
B.降水量减少
C.气温升高
D.人口剧增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3-20 01:54: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下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③⑦分别表示
A.地表径流、蒸发、人工降水
B.地下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
C.地表径流、蒸发、人工降水
D.跨流域调水、管道输水、人工降水
【小题2】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
C.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②
D.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
同类题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岩石①②中由外力形成的是________。
(2)如图,在河流入海口处常形成________(地貌类型)。
(3)图中M处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
(4)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对水循环的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甲、乙、丁分别表示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节;若甲、乙、丙箭头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则此时应处于________(白天/夜晚)。
同类题3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圈,甲、乙两地在地表,则( )
A.甲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B.③代表信风带
C.甲处为少雨地带
D.乙处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高气压带
【小题2】若此图代表海陆间水循环,甲、乙两地在地球表面,则( )
A.甲处是陆地,乙处是海洋
B.②代表水汽输送
C.③代表径流输送
D.④代表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
【小题3】若此图为太平洋某海域大洋环流,则( )
A.该地为北太平洋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海域
B.②代表秘鲁寒流
C.丙地因上升流而形成大渔场
D.④代表千岛寒流
同类题4
2011年8月底,泰国水灾灾情严重,部分地区连续多天发生暴雨、山洪、泥石流、洪水及河水溢出堤岸,给泰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这次暴雨洪涝发生时,下图中的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 ( )
A.a、c
B.b、c、d
C.a、b、c、d
D.a、b、c、d、e
【小题2】河流与湖泊具有水源互补的功能,下列四幅小图中(箭头表示水源补给方向),正确表示泰国某河流汛期的是 ( )
A.
B.
C.
D.
同类题5
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主要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植生滞留槽还可滞留大量雨水。读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植生滞留槽”对城市水循环的影响是( )
A.地表水下渗减少
B.水汽蒸发蒸腾量增多
C.地表径流增加
D.大气降水减少
【小题2】“植生滞留槽”不可能使城市( )
A.地面沉降速度加大
B.气温日较差减小
C.内涝问题得到缓解
D.热岛效应减弱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