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①赊店古镇地处中原腹地,为水陆交通要道和九省商品集散地,终日来往于此的客商如过江之鲫,络绎不绝,明清时期此地即成为“南船北马、总集百货”的繁华巨镇。
②昆虫学家胡经甫在大学任教期间为中国生物学界培养了大批人才,在老一辈的科学家中不乏其门墙桃李,国内许多知名教授皆出自他的门下。
③曾几何时,他们是形影不离的童年玩伴,一起玩耍的快乐日子如海边的贝壳,数也数不完。三十年过去,往昔的朋友与自己天各一方,再难相聚。
④将“谣言并非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下一个谣言”奉为圭臬的秦火火等人因涉嫌利用网络制造、传播谣言而被依法刑事拘留。
⑤尽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但近年来盲目的“英语崇拜”却让那些珠圆玉润、形象饱满的文字越来越被忽视。
⑥相当一部分人对“药驾”的危害性缺乏清晰的认识,对“药驾”不以为意,根本不知道“药驾”的危害性有多大。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5-26 11:01: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从6亿年前多细胞生物在地球上诞生以来,地球生命历经了五次演化: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距今4.4亿年前,大约有85%的物种灭绝;第二次物种大灭绝是3.65亿年前,海洋生物遭到重创;第三次物种大灭绝是2.5亿年前,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第四次物种大灭绝是1.85亿年前,80%的爬行动物灭绝了;而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第五次物种大灭绝,使得存在于地球达1.6亿年之久的恐龙灭绝了。(   )。

在地球生命演化中,在所有灭绝的物种里,恐龙是最重要也最   的。40多亿年间发生的无数偶然事件造就了今天地球上的   。与地质历史上远古生物的多样性相比,人类只是   

地球在承载着生命与人类文明的同时,在过度开发、水质污染、植被破坏的影响下,地球已经   数量庞大的人口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在向地球索取自然资源,承担着巨大的生态压力。然而,地球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和强度,地球会不会有“弹尽粮绝”的一天?当前最为急迫的事情就是维护、保护好物种之间的多样性平衡,使整个自然界保持蓬勃生机。

【小题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五次物种大灭绝主要是由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造成的
B.恐龙等物种被灭绝主要是由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造成的
C.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是造成地球上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
D.造成地球上主要物种灭绝的原因是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难以置信    大干世界    沧海一粟    疲惫不堪
B.确信无疑    芸芸众生    九牛一毛    不堪重负
C.确信无疑    大干世界    九牛一毛    疲惫不堪
D.难以置信    芸芸众生    沧海一粟    不堪重负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们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在向地球索取数量庞大的自然资源,巨大的生态压力让人难以承受。
B.数量庞大的人口在分分秒秒、日日夜夜地向地球索取自然资源,地球承担着巨大的生态压力。
C.数量庞大的人口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在向地球索取自然资源,使得地球承担着巨大的生态压力。
D.人们在分分秒秒、日日夜夜地向地球索取数量庞大的自然资源,还要承受着巨大的生态压力。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教育者为什么要阅读,本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但实际上问题还真的不少。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读一点古今中外的教育论著,或许多多少少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容易被红极一时的名师言辞以及名目繁多的教学模式所忽悠——皆因自己以往读书太少。或许读一读《批判教育学》《教育与效率崇拜》《批判性课程》等,再比照着想一想,我们或许就能明白,今天为什么会出现所谓的“考试工厂”,并被大家推崇的秘密了。至少可以从中吸取教训,而不至于对大规模的教育生产_______,热衷于追捧仿效,甚至邀请那些“专家”________,使得我们在________的新花样、新模式的拉扯中________。
【小题1】文中句子画线处有语病,下列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如果能够静下心来读一点古今中外的教育论著,或许多多少少就会明白
B.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读一点古今中外的教育论著,那么或许多多少少就会明白
C.今天为什么会出现所谓的“考试工厂”,并被大家推崇了
D.今天会出现所谓的“考试工厂”,并被大家推崇的秘密了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司空见惯  耳提面命 各式各样  手足无措
B.熟视无睹  耳提面命 各式各样  手足无措
C.熟视无睹  面授机宜 形形色色  不知所措
D.司空见惯  面授机宜 形形色色  不知所措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