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垫面与大气之间存在水热交换,由水汽蒸发而产生的潜热释放被称为潜热通量。我国某湖泊常年水量稳定,下图反映该湖泊一年内潜热通量日均值变化及累计降水量。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 )
A.积雪融水
B.大气降水
C.地下水
D.冰川融水
【小题2】对该湖泊12月—次年2月潜热通量值的表现,合理的解释是 ( )
A.下渗强烈
B.湖面结冰
C.云量增大
D.风速减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5-10 12:31: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以上时,在高空中则会出现0℃层,此时0℃层所对应的海拔高度就是气象学上说的0℃层高度。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季节(部分日期)0℃层高度与河流日流量组合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中信息推测,该地最可能是
A.湖北
B.广东
C.新疆
D.浙江
【小题2】图所示季节应该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同类题2
下图为某河流附近地质状况示意图,其位于我国有深厚黄土堆积的地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河谷的地质构造类型是
A.断层一地堑
B.断层一地垒
C.褶皱一向斜
D.褶皱一背斜
【小题2】图示地区的黄土于
A.东部湿润地区
B.青藏高寒地区
C.西北干旱地区
D.北方半湿润地区
【小题3】图中河流最可能属于
A.黄河水系
B.珠江水系
C.淮河水系
D.松花江水系
同类题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近年来,随着鄱阳湖面积缩小,湖畔出现了面积达20平方千米的沙山,一湖清水、金黄沙砾一起构成了黄绿相间的“山水沙漠”。2014年冬季,鄱阳湖再创历史最低水位,放眼望去,大片湖底就像一片北方的大草原。
(1)指出甲、乙两地年平均雾日数的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沙山”的形成原因。
(3)为遏制鄱阳湖萎缩,有专家提出在鄱阳湖入长江口处修建大坝。你认为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同类题4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季节特征。
(3)依据图中信息,判断分析图示地区在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带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
A.钢铁工业
B.石化工业
C.有色金属工业
D.煤炭工业
(4)指出图中绿洲的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5)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总结图示地区城镇的分布特征。
同类题5
我国某湖泊面积2.8 km2,海拔1483 m,湖泊水深变化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该湖泊最有可能位于 ( )
A.青藏高原
B.西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小题2】该地区河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 )
A.地下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大气降水
D.湖泊水
【小题3】引起该湖泊水深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温
B.降水
C.海陆位置
D.季风环流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