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如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小题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冰川
B.地下水
C.雨水
D.海洋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1-30 01:21: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夏季大气0℃层高度变化、河流径流量与夏季气温趋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夏季大气0℃层高度升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小题2】该地区夏季大气0℃层高度的升降变化会引起
A.河流年径流量同步增减
B.山地雪线高度同步升降
C.高山湖泊岸线异步伸缩
D.山区季节冻土同步厚薄
【小题3】1965年前后该地区河流径流量的主要补给形式可能是
A.雨水补给
B.冰雪融水补给
C.湖泊水补给
D.地下水补给
同类题2
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标出水循环环节。
同类题3
读甲、乙两河间地形及地质剖面图(如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N与④都是岩浆活动的结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与④顶部形成的岩石特点相同
B.N与④下部形成的岩石特点不同
C.N与④形成时间相同
D.N岩浆活动比④早
【小题2】在甲、乙两河间的黄土地上植树造林后,假设该地年降水总量未变,则甲、乙两河年径流量的变化特点是
A.甲、乙两河年径流量均无变化
B.甲河年径流量增加,乙河年径流量减少
C.甲、乙两河年径流量减少
D.甲河年径流量减少,乙河年径流量增加
同类题4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2016年10月,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发布首都海绵城市解读,未来北京市将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有
A.增加地表径流
B.减少植物蒸腾
C.减少地下径流
D.增加下渗
【小题2】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①增强城市供水能力 ②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③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④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小题3】某班同学为北京市建设“海绵城市”献计献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A.普及屋顶绿化,扩大绿地面积
B.加强监督和管理,消除水体污染
C.跨流域调水,减少开采地下水
D.地面铺设透水砖,就地消纳雨水
同类题5
2016国际海绵城市建设论坛暨第十四届泉州市科协学术年会于12月25日在泉州举行,研讨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哪个环节影响最明显
A.下渗
B.地表径流
C.降水
D.水汽输送
【小题2】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①缓解热岛效应 ②减轻城市内涝 ③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 ④提供工业用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