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1)在雾中开车,切记要不时地看看时速表,确认车的行驶速度,别一门心思光看前边,脚下情不自禁地加油门,还毫无察觉。
(2)龟兔赛跑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骄傲的兔子不担心乌龟会跑到前面,但若因此而高枕无忧,一觉醒来,必有麻烦。
(3)我希望几个创业失败者能分享自己的教训,我觉得这些屡试不爽的创业者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再次尝试去创业。
(4)该市倡导的“市民下乡”就是鼓励和引导市民下乡过瓜田李下的生活,增加农村消费和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乡村文明建设。
(5)把目光投向人类的历史长河,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一样,生存发展和文明延续,与植物如此息息相关。
(6)某些人看问题,不是将其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作综合和长时段考察,而是以偏概全,以今况古,难免得出有失偏颇的结论。
A.(1)(2)(4)B.(2)(5)(6)C.(1)(3)(4)D.(3)(5)(6)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7-03 03:17: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起于中原、确立于河洛的天下观念,是一个美学问题,因为现代以来的美学研究,已彻底溢出了美仅关乎个体自由及艺术的框架,成为与人的世界经验   的概念。这种经验的感性或者非客观性,天然地铸就了它的审美属性。中国传统的天下观,人对天地中心和四方的设定天然表现出   的性质。……中国先秦两汉史,除了对天下这一框架的审美创构,它的重要贡献还在于对其内部空间进行了美学填充。据此,文明价值从中心到四方的递减与美学品质的递减就是一致的;相反,从地方到中央则反向显现为审美品质不断递增的过程。在中国美学史上,儒家对天下的认识基本就是这种审美阶梯制的表现。道家则认为,社会愈是文明,愈背离人的自由本性,而荒蛮则预示着人性的真纯和天然。(    )。所谓天下观则正是在儒与道的两两相契中实现了对美的全面肯定。在文明与自然之间,因为儒与道对天下审美属性的肯定重点在于中心与两极的边际,所以崛起于战国时期的阴阳五行家使其中间地带饱满起来。原本自然混成、一片苍茫的空间世界,也就在诸种感性元素的配置中朝审美呈现,成为色香味俱全、的世界。所谓中国美学的天下体系,在此则表现为既   又万物井然的世界秩序。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等礼相亢 一树百获 琳琅满目   活色生香
B.等量齐观 一树百获 在在皆是   活龙鲜健
C.等礼相亢 一厢情愿 在在皆是   活龙鲜健
D.等量齐观 一厢情愿 琳琅满目   活色生香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儒家视野中远离文明中心的荒蛮之地,反而代表了道家的审美理想,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
B.道家视野中远离文明中心的荒蛮之地,反而代表了儒家的审美理想,两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兼容
C.道家视野中远离文明中心的荒蛮之地,反而代表了儒家的审美理想,两者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
D.儒家视野中远离荒蛮之地的文明中心,反而代表了道家的审美理想,两者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之所以儒与道对天下审美属性的肯定重点在于中心与两极的边际,是因为崛起于战国时期的阴阳五行家使其中间地带饱满起来。
B.如果说儒与道对天下审美属性的肯定重点在于中心与边际的两极,那么崛起于战国时期的阴阳五行家则使其中间地带饱满起来。
C.只有儒与道对天下审美属性的肯定重点在于中心与边际的两极,那么发起于战国时期的阴阳五行家才使得其中间地带饱满起来。
D.尽管儒与道对天下审美属性的肯定重点在于中心与边际的两极,可是发起于战国时期的阴阳五行家却会使其中间地带饱满起来。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