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出现了“一雨即涝”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国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对策。通过增加城市“海绵体”,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目前,我国建设“海绵城市”的重点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青藏地区
【小题2】下列不属于造成城市“一雨即涝”的人为原因是
A.城市用地改变了土地性质
B.城市扩展破坏了原有的水系
C.城市发展减少生物的种类
D.城市建筑改变了原有的地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5-04 10:33: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 “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读“海绵城市模型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城市“海绵体”的主要功能是 ( )
A.净化雨水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减轻城市内涝和提高雨水利用率
D.调节城市局地小气候
【小题2】目前中国已有130 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海绵城市的建设可能 ( )
A.使城市化水平提高
B.使城市产业结构得以调整
C.加重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
D.使城市“热岛”效应减轻
同类题2
左图为“某区域示意图”,右图为“地貌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左图中所示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_____,水循环中②环节是______________。
(2)左图中A处的地貌可能是右图中的_______(甲或乙),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为_________。
(3)如果上游地区植被遭破坏,图中④环节的流量会__________(增大或减少).
同类题3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
和
。
(2)人类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________和________。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校地理活动小组拟研究所在城市“河水的自然净化”课题。你认为,该课题的研究应包括哪些内容?
同类题4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地质考察研究,倒淌河在1 3万年前流入黄河,而如今则注入青海湖。
材料二 野生黑枸杞固含有丰富的天然花青素而成为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的天然食品,其价格昂贵,被称为名副其买的“软黄金”,主要出产于青海柴达木盆地。
(1)指出倒淌河流向变化对青海湖湖水盐度的影响,并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其成囡。
(2)根据黑枸杞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其生长习性。
(3)有人建议在柴达木盆地大力发展黑枸杞种植,你是否赞同?简述理由。
同类题5
“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
①水圈 ②岩石圈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城市化
城市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