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北半球季风区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表为该湖泊水位(水面海拔)和TSS (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表,流入为正、流出为负。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水位(M)
9.2
8.3
11
11.8
12.3
14.2
15.3
16.7
14.9
11. 2
8.5
9.9
TSS通量(10
6
kg)
-230
-55
-35
-20
70
380
1275
2340
820
-305
-410
-325
【小题1】该湖泊可能位于我国的
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C.江淮平原
D.东南丘陵
【小题2】该湖泊TSS 通量变化产生的影响
①湖泊调蓄功能增强 ②湖畔土壤肥力下降
③湖泊航运条件变差 ④湖泊萎缩速度加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5-04 07:20: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我国大部分地区经历强降水过程,一些城市就会发生严重的内涝,以京、津两城市最为严重,城市内涝的发生与城市的水循环密切相关。下图为某城市水系统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是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小题2】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内涝严重,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①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特大暴雨不断增多
②城市化速度加快,地面硬化率扩大,地面渗透力下降
③城市多地处平原或谷地,地势低洼,容易形成积水
④城市河湖的蓄泄洪和排水管网的排水设计能力偏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2
读南美洲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D地区中的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
A.雨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
【小题2】B河段每年1月河流流向可能为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小题3】C、D地区都有葡萄种植,但C地区种植葡萄经济效益不如D地区,其不利条件主要是
A.地质条件复杂
B.水源缺乏
C.生产技术落后
D.劳动力不足
同类题3
是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等,另一方面是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即鄱阳湖水流入长江。读1957-2008年长江作用与鄱阳湖的相互作用的频率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57-2008年鄱阳湖作用频次较高的月份是( )
A.3月
B.5月
C.7月
D.9月
【小题2】下列措施会使M作用变强的是( )
A.围湖造田
B.雨季提前
C.赣江上游水库大量开闸放水
D.三峡水库开闸放水
同类题4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江西省地形、水系图(甲图)和鄱阳湖水系图(乙图)
甲 乙
材料二 赣江是鄱阳湖水系的第一大河。下表为赣江干流各河段的长度及纵比降分布。(注:纵比降是指主要河段水面沿河流方向的高程差与相应的河流长度相比。)
赣江干流
上游(赣州以上)
中游(赣州至新干)
下游(新干至吴城)
长度(千米)
255
303
208
平均纵比降(‰)
0.22~0.5
0.15~0.28
0.06~0.1
(1)描述鄱阳湖的位置。
(2)描述赣江的水系特点。
(3)比较赣江干流上游和下游开发利用方式的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同类题5
人们通常用建水库的方式更好的利用水资源,图中四条曲线表示自然状态下的洪水过程线、 自然状态下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表示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的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