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长白山主峰海拔约2700米,2000米以上至山顶为高山苔原带。长白山天池(海拔2189米,面积9.82㎞²)位于长白山主峰凹地上,是我国最深的湖泊,湖形呈椭圆,是松花江的发源地。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下图为王娟同学在暑假时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长白山天池的补给水源主要源自
A.降水和地下水
B.冰川融水和地下水
C.河流水和降水
D.积雪融水和河流水
【小题2】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
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
C.“浮石”物质源于上地幔
D.“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
【小题3】长白山天池水体更新周期较长,主要是因为
A.湖泊面积大
B.湖泊海拔高
C.湖泊深度大
D.湖泊蒸发弱
【小题4】王娟同学从长白山山麓登顶长白山天池一路可见到
A.山麓处森林常绿
B.山腰处落叶纷飞
C.山顶处白雪皑皑
D.山顶处草色葱绿
【小题5】据王娟同学观测,长白山2000米以上分布的苔原植被,在南坡与北坡差异显著,南坡植物多样性明显较北坡低,该自然带内降水量与坡度差异不大,推测与形成该差异的无关的原因是
A.北坡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B.北坡光照条件较差
C.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较少
D.北坡人类活动较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10-26 10:25: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圣劳伦斯河是北美洲东部大河,五大湖的出水道,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冬季河水不结冰,而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冬季河水结冰。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不结冰的主要因素
A.纬度
B.流速
C.流量
D.盐度
【小题2】最易形成凌汛的河段是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康沃尔至蒙特利尔河段
同类题2
读世界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盛行东北风,冬季盛行西南风,降水集中在冬季
B.全年高温且降水较少
C.图示地区煤炭、铁矿资源丰富
D.船只载重相同的情况下,由乙海区进入甲海区比由甲海区进入乙海区速度要快
【小题2】有关丙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丙河流进入汛期时,到哈尔滨观赏冰雕的游客比肩接踵
B.为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C.流域内灌溉农业发达,主要作物是长绒棉,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D.全年流量平稳,航运价值大
同类题3
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我国第三大咸水湖,近些年出现湖水水位上涨的现象。读纳木错湖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纳木错湖区的水系分布特点。
(2)根据材料推断纳木错的主要补给方式及近些年湖水水位上涨的主要原因。
同类题4
阅读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长江流域人类活动显著增加,如2003年长江三峡水库建成蓄水、20 1 3年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等。人类活动对长江入海泥沙产生决定性影响。下左图为1 950年~20 1 3年长江流域入海水量和沙量变化图(观测点:安徽大通水文站)。
材料二 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引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水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下右图为长江口附近海域某观测点所测有关潮汐数据。潮径比为该测点潮差与大通水文站长江径流量比值,以此分析潮流和径流水动力过程。
(1)描述1996-2011年潮径比的时间变化特点并由此说明长江径流和河口潮流变化特点
(2)分析1996年后长江流域人海沙量呈减少趋势的原因?
(3)说明1996年后人海沙量减少及径流、潮流变化对长江三角洲海岸带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同类题5
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洞庭湖补给长江的时段是
①甲之前②乙到丙③丙到丁④丁之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小题2】洞庭湖水位上涨变慢的时段是
A.甲之前
B.甲→乙
C.乙→丙
D.丙→丁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