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加试题】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黄淮海平原略图。
(1)比较甲、乙两水文站水体含沙量的高低,并分析原因。
材料二:位于渤海湾西岸的长芦盐场是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其所产之盐,数量大,质量好,颗粒均匀,色泽洁白,中外驰名。
(2)分析长芦盐场出产优质海盐的自然条件。
(3)指出①地附近典型的水积地貌,并简述其成因。
材料三:黄淮海平原的东部滨海地带由于地势低洼,在发展农业过程中,频繁遭受旱涝、寒潮(冻害)、盐碱等自然灾害的威胁。科学工作者们在长期实践中因洼制宜,摸索出“鱼塘—台田”的治理模式
(4)分析“鱼塘—台田”治理模式在防御自然灾害方面的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1-19 08:19: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太平洋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厄尔尼诺现象是热带海洋洋流与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对地理环境产生巨大影响。
(1)图中,从A地到B地的航线多选择沿较高纬度自西向东航行,而从B地到A地航线多选择沿较低纬度航行,简要分析两种航行路线的利弊。
(2)在南太平洋海区标注箭头表示大洋环流,说明图中M洋流的名称。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M洋流有何变化?简要说明变化的原因。
(3)发生厄尔尼诺期间,秘鲁渔场渔业生产受到怎样影响?分析其原因。
同类题2
下图为北太平洋主要“垃圾洲”(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的漂浮物聚集区域)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垃圾洲”的固体漂浮物主要来自( )
①大气沉降
②河流输入
③海洋运输
④海底上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小题2】2011年日本发生“3·11”大地震,震中位于图中甲地,附近海域产生大量的固体漂浮物。这些漂浮物在洋流作用下主要漂向( )
A.西北方
B.东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同类题3
有人在墨西哥西海岸拾到来自菲律宾的漂流瓶,该漂流瓶是顺着下列哪组洋流漂过来的( )
A.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B.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
D.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同类题4
读局部洋流模式图,下列叙述的正确是
A.A是暖流,且为赤道逆流
B.B属于中低纬海区洋流
C.C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增温增湿
D.D为大陆东岸的寒流
同类题5
读“世界海陆轮廓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湖,属构造湖 ②处海洋深邃,是板块张裂形成的 ③处沼泽广布,与地处高纬.地势低平有关④处森林密布,资源丰富,经济较发达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小题2】甲洋流是世界唯一一个具有季节性的洋流,它在夏季是寒流,而冬季是
暖流
。关于甲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洋流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
B.甲洋流的形成与盛行风有关
C.甲洋流的流向无季节变化
D.夏季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
【小题3】乙洋流对沿岸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①带来丰富降水 ②增温减湿 ③形成渔场 ④多荒漠植被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区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