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水循环与岩石循环有直接联系的环节是( )
A.蒸发
B.降水
C.下渗
D.径流
【小题2】关于两种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循环动力相同
B.水循环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C.岩石循环以内力作用为主
D.水循环活跃的地区岩石循环也活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11-26 08:00: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 )
A.B环节
B.C环节
C.E环节
D.F环节
【小题2】“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
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小题3】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B.a地背斜成山
C.b地向斜成谷
D.a、b之间有断层
同类题2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海绵城市大量采用透水性路面可以使城市水循环
A.地表径流增强
B.地下径流减弱
C.蒸发减弱
D.下渗增强
【小题2】关于海绵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因为有较多的水体,所以可缓解城市缺水问题。
B.因为能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所以能改变城市小气候。
C.因为地表积水过多,所以雨季时会导致洪涝多发。
D.因为污水需经过处理排放,所以减少了对城市水体的污染。
同类题3
2014年12月12日,长1432公里、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完成丹江口水库移民安置34.5万人,迁建16个城(集)镇。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南水北调”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
A.蒸发
B.下渗
C.地表径流
D.水汽输送
【小题2】下列情形类似于题中人口迁移的类型的是
A.三峡库区居民外迁
B.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
C.农村人口进城务工
D.地震区灾民搬至异地
同类题4
(2017·温州中学模拟)近年据卫星监测显示,每年鄱阳湖冬季水域面积均较夏季水域面积有较大幅度减小。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鄱阳湖水域面积的测定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小题2】鄱阳湖面积的减小会带来的生态影响有( )
①对长江的调节作用降低 ②湖区渔业大幅减产 ③耕地面积有所扩大 ④周围区域地下水位降低 ⑤旅游业受到重创 ⑥湖区的气温日变化加大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同类题5
图甲是某区域示意图,图乙是图甲中①、②两水文站的河流径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从⑥处到⑤处植被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海拔差异
B.海陆差异
C.纬度差异
D.人类活动差异
【小题2】有关该区域陆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乙中b曲线反映了图甲中①处水文站的流量变化
B.该区域河流主要补给形式是地下水补给
C.湖泊水与河水有互补关系
D.①—②河段的流向是由东北向西南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