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D湖沿岸地区气候特征的推测或归纳,正确的是
A.年均温较低,气温年较差较大B.年均温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
C.年降水量大,集中于冬季D.年降水量约600毫米,集中于夏季
【小题2】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农耕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正确的是
A.低温、冻害    夜间B.洪涝灾害 冬季
C.旱灾  夏季D.土壤盐渍化    4~11月
【小题3】因地制宜和改造自然,共同贯穿着人类种植业的发展历史。古代的都江堰、坎儿井、圩(垸)田、滩涂围垦等都是因地制宜和改造自然的典型范例。在世界范围内,这类的古代工程也不胜枚举,在D湖南岸地区发现的农耕系统遗迹,是其中的佼佼者。D湖沿岸地区大量古代农耕系统的作用是
①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生产多元化
②排水通畅利于防洪,灌溉方便利于抗旱
③增大水面,可减少低温、冻害影响   
④易于排盐,有效改造盐碱地并防治土壤盐渍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5-28 10:27: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青海省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04年到2008年,环青海湖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31.3毫米。比1971年一2000年平均值增加了13%。
材料二:随着水位的上升,青海湖的面积也在逐渐“长大”。青海省气象局遥感监测与生态评估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青海湖的面积比2004年增加了132平方公里,达到4317平方公里。
材料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供的数据表明,喜马拉雅山脉所在地区的气温正以年均0.06摄氏度的速度持续上升。尼泊尔水文气象局的资料则显示,气温上升使该国一些冰川正以每年10米的速度快速退缩。冰川融水注入一些冰川湖后,冰川湖面积已经显著增大,决口危险大增。
材料四:高原北部可可西里地区的苟仁错(错:藏语湖的意思),资料记载1990年时湖泊面积23.5平方公里,平均深1.3米以上,不到10年的时间竞完全干涸。高原东北部若尔盖地区的兴错,60年代3.3平方公里的湖泊面积现在仅存一片2平方公里的沼泽。
材料五:从2002年起,青海省在环湖地区开始实施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47万亩,保护天然林84.9万亩,治理沙化土地4875万亩,封山育林6万亩。这些措施使青海湖周边植被明显恢复,有效遏制了沙漠化的发展。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8分)
(2)青藏高原地区的湖泊从水量的变化看有两种,即水量的增加和减少,分析青海湖的面积也在逐渐“长大”的原因是?(14分)
(3)简要回答青藏高原湖泊补给的主要类型?根据材料三,推测未来冰川湖水位可能的年际变化趋势?(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