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20万秦军降卒一夜之间被项羽的军队坑杀殆尽。关中父老闻之,切齿拊心,泪如雨下。
②学校即将举行学生会主席改选,段芝泉成绩优秀,人缘也好,广有羽翼,所以,这次学生会主席的位置非他莫属。
③我们不应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任何时候都不能气馁;也不应轻易满足于自己的成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④王力、关锋、戚本禹的诈伪终于图穷匕见,遭到了周总理的批评和毛主席的抛弃。
⑤五坡岭兵败被俘后,文天祥被押至崖山劝降,面对祖国破碎飘零的江山,面对兵困南洋一隅的绝境,信国公慷慨陈词,长歌当哭的《过零丁洋》,表现了舍生取义之崇高,然而也成了大宋最后的绝唱。
⑥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A.①③⑤B.③⑤⑥C.②③⑥D.①④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11-13 11:08: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中,那些年好不容易被语文老师再三纠正的“规范读音”,竟接连成为谬误。读书时,语文学得好的人的优越感____________,少数人掌握的正确终究被多数人的裏挟而将错就错载入字典。

从中国历史来看,字音演变其实是一种再寻常不过的必然。但一些文化属性大于实用性的字词,还是有必要____________地掰扯清楚的。如“乡音无改毛衰”的“衰”要读cuī,“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要读xiá,类似的还有将(qiāng)进酒、阿房(ē páng)宫……虽然这些古音在今天的生活中早已经____________但语文教学、文化的普及和传承,对于其读音背后的故事、古文的音律、平仄关系等来说,都是我们认知传统的窗口。特别是那些代表着独特词义和意象的文字,随着这个读音的消失,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内涵也将中断。

这是一个互联网托起的造词盛世,大众流行语花样迭出,有的来去匆匆,有的逐渐成为____________的常用词。(   )。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健忘”时代,更需多几分执拗的坚持来捍卫我们源远流长的语言文化。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中道而废   郑重其事   无影无踪   喜闻乐见
B.戛然而止   咬文嚼字   销声匿迹   脍炙人口
C.中道而废   咬文呼字   无影无踪   脍炙人口
D.戛然而止   郑重其事   销声匿迹   喜闻乐见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关于语文教学、文化的普及和传承,其读音背后的故事、古文的音律、平仄关系等,都是我们认知传统的窗口。
B.但对于语文教学、文化的普及和传承来说,其读音背后的故事、古文的音律、平仄关系等都是我们认知传统的窗口。
C.但我们对于语文教学、文化的普及和传承来说,认知传统的窗口,就是其读音背后的故事、古文的音律、平仄关系等。
D.但其读音背后的故事、古文的音律、平仄关系等都是我们关于语文教学、文化的普及和传承认知传统的窗口。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项是
A.就好像一百年前白话的胜利一样,我们的语言习惯越来越趋于实用和随意
B.我们的语言习惯也越来越趋于实用和随意,就好像一百年前白话的胜利一样
C.我们的语言习惯越来越趋于实用和随意,就好像一百年前白话的胜利一样
D.就好像一百年前白话的胜利一样,我们的语言习惯也越来越趋于实用和随意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李凭箜篌引》中大量神鬼意象的运用,是为了实现诗歌作品“奇”的特征。中唐文学为了 ,实现对盛唐诗坛的突破,有意标新立异,主要有两种途径,一则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通俗派,强调明白晓畅;一则以韩愈、李贺为代表的尚奇派,强调“惟陈言之务去”。( ):“韩愈诗奇而雄,孟郊诗奇而古,贾岛诗奇而清,卢仝诗奇而怪。”

如果中唐诗坛“奇”的审美取向的追寻是共性的话,那么李贺的“奇而冷艳”则是个性的彰显。较之李白诗歌创作的天马行空, ,挥洒自然;李贺则是点滴积累、  。前者彰显的是“天工”,后者呈现的是“思力”。这又让我们自然想到李商隐《李贺小传》一段文字:“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辈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这里强调李贺写作素材的获取、储备过程,又说“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这就是我们读李贺的作品有佳句而无佳篇,文气并不贯通、畅达的原因,即作品并非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经过反复雕琢而成的。正如李贺在《南园》中自己说到的“寻章摘句老雕虫”。可以说,李贺《李凭箜篌引》中大量神鬼意象的援引,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以“奇而冷艳”实现诗风的“标新立异”、“迥乎不同”。由是观之,李贺被誉为“诗鬼”是  的。

【小题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即着力于创新,因此他们有完全不同的诗风
B.而尚奇派的诸位诗人,其诗风又有差异
C.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唐的尚奇诗派
D.因此诗人的个性禀赋不同,所以诗风不同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特立独行 一蹴而就 励精图治 水到渠成
B.另辟蹊径 一挥而就 惨淡经营 不容置疑
C.另辟蹊径 一蹴而就 惨淡经营 水到渠成
D.特立独行 一挥而就 励精图治 不容置疑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读李贺的作品感觉有佳句而无佳篇,文气并不贯通、畅达的原因,是由于作品并非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经过反复雕琢而成的。
B.因为李贺的作品并非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经过反复雕琢而成的,所以我们读李贺的作品感觉有佳句而无佳篇,文气并不贯通、畅达。
C.我们读李贺的作品感觉有佳句而无佳篇,文气并不贯通、畅达的原因,就是作品并非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经过反复雕琢而成的。
D.这就是我们读李贺的作品感觉有佳句而无佳篇,文气并不贯通、畅达的原因。它与作品并非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经过反复雕琢而成的有关。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