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林地内树冠的多少影响森林对降雪的截留效果和融雪过程。下图示意某地不同林下积雪厚度变化状况。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最可能位于
A.大兴安岭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四川盆地
【小题2】与落叶松人工林相比,云冷杉常绿原始林
A.降雪量大
B.积雪消融快
C.枝叶繁茂
D.多大风
【小题3】与林外空地相比,林地的水文意义主要在于
A.增加融雪量
B.减少融雪量
C.降低汛期水位
D.缩短汛期长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5-26 09:44: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中甲图是某著名湖泊,乙图表示其水位季节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乙图所示湖区,坡度最大处位于
A.北部
B.东南部
C.东部
D.南部
【小题2】影响该湖泊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
C.地形
D.气温
【小题3】近年来,②线逐渐靠近①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A.引水灌溉,入湖水量减少
B.该区域夏季降水量减少
C.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D.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
【小题4】该区域不可能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次生盐渍化
C.沙尘暴
D.酸雨
同类题2
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两条河流上的水文站。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观测发现,M、N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水文站都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B.河流流量7、8月份最大
C.图示区域沿岸的洋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D.甲、乙两水文站所在地盛行季风
【小题2】甲、乙两水文站相比,月平均流量甲站明显大于乙站,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M河流域气候更为湿润
B.M河流域降水更为均匀
C.N河上游修建水库,拦蓄了河水
D.甲观测站上游流域面积较大
同类题3
下图为20世纪不同年代洪泽湖水位—面积—容积关系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世纪90年代洪泽湖容积是50亿立方米时,湖泊的面积约为()
A.1500平方千米
B.1800平方千米
C.2000平方千米
D.2500平方千米
【小题2】据图2分析可知()
A.湖泊面积缩小,容积增大
B.湖泊面积增大,容积缩小
C.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以湖泊浅水区面积缩小为主
D.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以湖泊浅水区面积扩大为主
【小题3】图中不同年代水位—面积—容积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养殖 ②泥沙淤积 ③气候变暖 ④围湖造田 ⑤引水灌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⑤
同类题4
环渤海经济圈是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它是继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后迅速崛起的新的经济圈。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环渤海地区略图
乙河流量变化图
(1)分析图1中甲河在该河段最突出的特征以及乙河3~5月份流量较少的原因。
(2)简要说明图1中乙河所在平原限制其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
(3)依据图1中的信息,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同类题5
下列描述能正确反映长江中下游气候、植被、水文特征的是( )
A.温带季风气候,河流水量夏秋多冬春少
B.温带落叶阔叶林,河流夏汛冬枯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无结冰期
D.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断流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