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影响我国夏秋季东南沿海灾害性天气成因的是
A.气旋
B.反气旋
C.锋面气旋
D.冷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3-06-14 05:41: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宋代诗人苏轼在《舶棹风》中说:“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据此回答下题。
“黄梅雨”的成因是
A.夏季风遇到江南丘陵遭阻挡
B.冷锋作用的结果
C.暖锋作用的结果
D.冷暖气流势均力敌,徘徊在江淮一带
同类题2
下图为东亚部分地区某日等压线分布图(单住:hPa)。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有可能出现降水的地方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乙、戊
【小题2】若甲处天气系统逐渐增强并向北移动,下列现象最可能出现的是
A.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B.南亚将进入干旱季节
C.江淮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D.塔里木河进入枯水期
同类题3
下图为浙江某地11月24日―28日天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日期内,该地的气温变化趋势及原因是( )
A.气温直线下降;受偏南风影响明显
B.昼夜温差减小;冷锋过境及白昼渐短
C.最高气温下降;太阳高度角逐渐下降
D.气温波动下降;太阳辐射日变化及冷锋过境
【小题2】与26日夜间气温较高有关联的是( )
①大气逆辐射强
②白天日照时间较长
③白昼较前一天长
④白天地面吸收热量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同类题4
读下面“天气系统示意图”,判断下面小题。
【小题1】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状况是( )
A.北半球,高气压
B.北半球,低气压
C.南半球,高气压
D.南半球,低气压
【小题2】当其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时,我国的天气为( )
A.伏旱天气
B.梅雨天气
C.台风登陆
D.寒冷天气
同类题5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1 日的最低气温比 20 日高,其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
B.地面辐射强
C.大气逆辐射强
D.暖空气来袭
【小题2】据图推测,此时间段经过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
A.
B.
C.
D.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常见天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