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南方多地降雪,空中喷温水秒变冰雾,地面倒水瞬间结冰,人们在室内坐了半天,仍然觉得席不暇暖,冰凉透骨。
②春节期间,交警部门加大了对“在高速公路上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行为的查处力度,长此以往,占用现象一定能得到有效遏制。
③如果校园足球能够突破现有瓶颈,推进体育真正融入、回归到教育体系中,无需揠苗助长,足球苗子就会源源不断的涌现。
④WIFI发射器的辐射极小,一米以外的辐射值就已经微不足道。不过,还是建议将发射器放置在距离床头一米范围之外。
⑤这座建筑密度极低的城市,垂柳袅袅,花香阵阵,置身于这柳暗花明的静谧中,立感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⑥温庭筠的词错彩镂金,意境婉约,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历代诗论家对他评价甚高。
A.①②④B.①③⑤C.③⑤⑥D.②⑤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7-05 10:46: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被称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在___________古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对新疆现代农牧业的发展和城乡物资交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史载显示,距今约3000年左右,居住在新疆的古老民族就从事渔猎和养畜,当时被称作“奇畜”的骆驼已作为驯服的家畜之一。骆驼给予人类甚多,所求甚少。劳累一天,在戈壁荒漠上觅些随处可见的食物,什么骆驼刺、红柳枝、芦苇、胡杨叶等,都吃得津津有味。即使在连骆驼刺都不生长的地方,它也无所畏惧,凭着高耸的双峰中___________的养分,抵御饥渴,十几天不喝一滴水,仍然可以载人驮物。深夜,它又用自己的身躯围成“城垣”,为行人抵挡风沙、寒冷。一队队的骆驼,驮着精美的丝绸、华丽的绢帛,___________地往来于西域交通大道上。走在这一串串骆驼商队前面的,往往还有一个神情沉毅、___________的“西域牵驼人”。“古丝道”上的这种画面,(   )。近年来在陕西、河南等地的唐墓里,经常可以发现驮负重物的骆驼俑,高昂着头,稳迈着步,似乎正在漫漫戈壁、茫茫沙海中行走。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创 储藏 络绎不绝 曾经沧海B.开辟 储存 络绎不绝 饱经风霜
C.开创 储存 川流不息 曾经沧海D.开辟 储藏 川流不息 饱经风霜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据史载显示,距今3000年左右,居住在新疆的古老民族就从事渔猎和养畜,当时被称作“奇畜”的骆驼已作为驯服的家畜之一。
B.据史载显示,距今约3000年,居住在新疆的古老民族就从事渔猎和养畜,当时被称作“奇畜”的骆驼已作为驯服的家畜之一。
C.据史载,距今3000年左右,居住在新疆的古老民族就从事渔猎和养畜,当时被称作“奇畜”的骆驼已成为驯服的家畜之一。
D.据史载距今约3000年左右,居住在新疆的古老民族就从事渔猎和养畜,当时被称作“奇畜”的骆驼已成为驯服的家畜之一。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反映在我国古代作家的著述里,也是唐代彩陶和织锦工艺的主题
B.不仅是唐代彩陶和织锦工艺的主题,也反映在我国古代作家的著述里
C.我国古代作家的著述里不仅有反映,也是唐代彩陶和织锦工艺的主题
D.不但成为唐代彩陶和织锦工艺的主题,而且反映在我国古代作家的著述里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