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藏医药浴法,藏语称“泷沐”,是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沐浴夭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传统知识和实践。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既_______________了相关社区民众通过沐浴防病、疗疾的民间经验,也是以《四部医典》为代表的传统藏医理论在当代健康实践中的继承和发展。

作为藏医学“索瓦日巴”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泛流布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地的藏区,为保障藏族民众的生命健康和防治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遗产项目_______________着藏族天文历算、自然博物、仪式信仰、行为规范、起居饮馔等传统知识,同时也通过藏族神话、传说、史诗、戏剧、绘画、雕刻等文化表现形式得以广泛传播,为藏族人民既提供了持续的认同感,又保护着人类的健康实践与知识,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见证。

藏医药浴法列入代表作名录,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___________,并提高人们对其重要意义的认知,促进不同民族关于生命健康和尊重自然的对话,体现中国政府对传统知识文化____________的重视。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体现 承担 清晰度 援古证今
B.体现 承载 可见度 古为今用
C.表现 承载 清晰度 古为今用
D.表现 承担 可见度 援古证今
【小题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青藏高原的雅砻河谷和宗喀山脉的藏族农牧区的藏医药浴法为集中传承区域
B.以青藏高原的雅砻河谷和宗喀山脉的藏族农牧区为集中传承藏医药浴法区域
C.藏医药浴法以青藏高原的雅砻河谷和宗喀山脉的藏族农牧区为集中传承区域
D.传承藏医药浴法的集中区域,在青藏高原的雅砻河谷和宗喀山脉的藏族农牧区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既保护着人类的健康知识与实践,又为藏族人民提供了持续的认同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见证。
B.既为藏族人民提供了持续的认同感,又保护着人类的健康知识与实践,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见证。
C.既丰富着人类的健康知识与实践,又为藏族人民提供了持续的认同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见证。
D.既为藏族人民提供了持续的认同感,又丰富着人类的健康知识与实践,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见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2-29 02:56: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以白话释义和举例为特点的普及性小型汉语工具书,至今已连续出版了11个版本,总计销量约6亿册,2016年又创下“最受欢迎的字典”“最畅销的书”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当代中国获得世界声誉的著名工具书。60年来,《新华字典》已经成为伴随每一代国人成长的常备权威工具书,为昌明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乙)同样《新华字典》也是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具有文化标准价值的工具书,曾在诸多外事活动中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国际友人,是当之无愧的“国典”。《新华字典》的编纂者和出版者也始终将“国典”的编纂修订视作自己的文化责任,投入大量心血薪继火传,将《新华字典》打造成了零差错率的高品质辞书,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知识规范的重要作用。“目前,全球学汉语的人数是相当多的,不少外国人将汉语视作外语学习很重要的一部分。”(丙)著名文化学者张颐武强调,从这个角度讲,《新华字典》的使用频率、数量也就必然会随之上升了,“《新华字典》获得这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语影响力的提升。”

【小题1】文段中加点的词或短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已经B.同样C.被作为D.薪继火传
【小题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不读《诗经》,简直无从想象,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事情。死亡的人物、流亡的事件、中断的对话,从纸上重新浮现——借助音乐与文字的力量。(乙)耕种、狩猎、婚嫁、祭祀、园艺、兵役……是人类一代又一代遗传的生活方式。哦,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丙)《诗经》总把我带回农历的年代,我开始低头寻找一把祖传的农具,(譬如名称古怪的耒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仿佛臵身于鸡犬相闻的村庄,模仿祖先熟稔的农事,刀耕火种。在阅读中我延续着古人的生活。
《诗经》会将你领进一个河川密布的地带,迷漫的水雾扑面而来。(丁)《诗经》本身就是一条河流、一条文字之河,在台灯下读书,你愿意做一尾潜泳的鱼吗?哦,在《诗经》的掌纹里游动,那苍老的浮云与滔声,流传在我们的血管里…… 我们的血管,业已形成那条河的支流。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永远生活在《诗经》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在地图上无法察证的河。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浮现B.鸡犬相闻C.流传D.哺养
【小题2】文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D.丁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