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06年8月10日,近50年来风速最强的超强台风“桑美”在福建与浙江的交界处登陆。经核定,截至2006年8月11日16时,“桑美”共造成浙江、福建两省因灾死亡104人,失踪190人,倒塌房屋5.9万间,损坏房屋28.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11亿元。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能正确反映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天气系统的是( )
A.
B.
C.
D.
【小题2】下列有关台风“桑美”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带来大量的锋面雨 ②带来的灾害具有明显的复合型特征
③形成于南太平洋 ④可以缓解江南部分地区的旱情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2-12 03:07: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台风路径实时发布系统”发布的2019年第19号台风“海贝思”移动路径。读图,回答问题。
(1)台风“海贝思”生成于西北_______洋。
(2)描述台风“海贝思”的移动路径。
(3)台风“海贝思”势力最强的时间是
(选择填空)。
A.10月06日08时
B.10月13日05时
C.10月09日08时
D.10月08日08时
(4)受台风“ 海贝思” 影响, 日本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有
等。
(5)从个人角度,例举预防台风灾害的措施。
同类题2
图是我省某气象站测得的某月18~21日气温和气压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此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反气旋
C.暖锋
D.气旋
【小题2】当图示天气系统多发时,我国大部分地区()
A.低温少雨
B.温和多雨
C.炎热干燥
D.炎热多雨
同类题3
关于下列天气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带地区午后的雷阵雨是气流下沉形成的
B.台风中心地区是狂风暴雨区
C.长江流域“梅雨”是快行冷锋造成的
D.长江流域7~8月份的伏旱是受高气压控制形成的
同类题4
2013年浙江省余姚经历“水火两重天”的气象灾害。8月持续高温,10月严重水灾。图3表示10月7日台风“菲特”在山海之城福鼎登陆时,浙闽两省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阅读图文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13年8月余姚平均气温高于福鼎,其主要成因是
A.月平均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B.受副高影响大
C.多阴雨连绵天气
D.受暖流影响
【小题2】“菲特”期间,余姚降水量大于福鼎,其主要影响因素
A.地形
B.台风
C.冷锋
D.暖锋
【小题3】某地位于晨昏线上,若该地昼长夜短,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0°,则该地的纬度范围(X)为
A.50°<X≤70°
B.23.5°<X≤50°
C.50°≤X<73.5°
D.70°<X≤73.5°
同类题5
(11分)分析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甲和图乙是某地不同季节的大气环流图,两图中的粗黑线是热带辐合带。
材料二:图丙是热带辐合带的剖面图
(1)判断材料一中两图分别表示的月份(七月与一月),并说明判定的理由。(3分)
(2)简述材料二所示甲带到丁带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特点。(3分)
(3)棉花生长期需水肥量大,但收获期忌多雨、喜光照。根据材料分析A地气候特征的成因,并说明对棉花生长的影响。(5分)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常见天气系统
气旋(低压)
中国的气象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