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图是我省某气象站测得的某月18~21日气温和气压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此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反气旋
C.暖锋
D.气旋
【小题2】当图示天气系统多发时,我国大部分地区()
A.低温少雨
B.温和多雨
C.炎热干燥
D.炎热多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1-28 09:00: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⑴图中高压系统在低压系统的
(填方向),M地风力
(填大于或小于)N地,在下图中,绘制完成MN沿线锋面示意图(要求:绘制出锋面,并标注冷暖气团运动方向)。
⑵分析说明T时刻该锋面形成的原因。
⑶预测N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
⑷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
同类题2
热导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气温比郊区高出的数值,下图示意北京市不同季节热导强度逐时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北京市热岛强度的逐时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22时~次日7时,城市热岛环流最强
B.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高,对流旺盛,热岛效应最明显
C.15时~22时,市区升温显著
D.5时~8时,市区均温最高
【小题2】关于北京市热岛强度季节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季丰富的降水降低了城市热岛强度
B.受上班人流、车流影响,各季节热岛强度在早上7时前后均达到高峰值
C.秋季多大风,城市热岛强度较小
D.冬季低温,人为释放热造成热岛效应最明显
同类题3
如果下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圈,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东向西运动
D.G处因地面冷却形成高压
同类题4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进行了第30次科学考察。科考船从上海出发,经过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与阿根廷的乌斯怀亚两个港口,首次完成环南极航行。读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雪龙”号从上海到弗里曼特尔所经过的气压带和风带名称。
南极地区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陆地绝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气候终年酷寒。
(2)分析南极地区气候终年酷寒的主要原因。
同类题5
读风速、相对湿度与体感温度的部分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风速、湿度与体感温度的影响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A.风速越大,体感温度越低
B.气温越高,风速对体感温度的作用越明显
C.湿度越大,体感温度越低
D.冬季体感温度普遍低于气温
【小题2】下列天气预报指数最能用图中信息判读的是
①着衣指数 ②舒适度指数 ③洗衣指数 ④洗车指数 ⑤运动指数 ⑥防晒指数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常见天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