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真实的“自我”之所以被压抑到无意识的领域之中,这种“自我欺骗”起了重要作用
②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也必定和对自己的怀疑及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
③软弱的人往往有意无意的欺骗自己,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
④由此造成虚假的自信,有些人的自信不过是一种“有益的盲目”
⑤真实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真实的“自我”也不例外
⑥事实上,几乎所有伟大的天才都并非天性自信的人,相反倒有几分自卑,他们为自己的弱点苦恼,于是奋起自强,反而有了令一般人吃惊的业绩
A.②①③④⑤⑥B.⑤③①④②⑥C.②⑥⑤③①④D.⑤⑥②③④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4-13 01:09: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仔细阅读《莫言获奖的理由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中的一段话,在空缺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6分)
我们知道,诺贝尔奖的各项评奖原则都是针对创新和创造的,(1),这一点在诺贝尔遗嘱和诺贝尔基金会章程里说得很清楚:一份应授予在文学领域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杰出作品之人士。因此,此次中国文学家莫言的获奖条件也应该符合这样的精神,即一是莫言的作品表现出理想倾向,(2)。那么,莫言的作品是否如此呢?我们不妨从瑞典文学院发布的莫言作品获奖理由分析。
“通过幻想与现实、历史视角与社会视角的混合,莫言结合威廉.福克纳与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中的因素,创造了一种世界性怀旧,与此同时,也找到了旧式中国文学与语言传统的新出发点。”瑞典文学院评委会称,他的作品在“幻觉现实主义中融合民俗传奇、历史与当代性”。这就是莫言获奖的理由。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这样的理由呢?有人可能会按照中国应试教育的方式,拿出一些条条框框发表议论,只相信标准答案就是获奖理由,只要把获奖理由照抄一下就得了,何须费劲去分析。岂不知,(3),正是评论家们必须要做的事情,否则,评论就会跑偏,就难以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