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刘勰说过:“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阅读下面文字,请修正其中画线部分,使之趋近“字不得减”的境界。(不要改变原意。)
看一副联,首先①关注其文字是否通顺,是否精炼没有赘语,语言风格是否统一,没有文白混杂等。其次再看它的句式架构是否均衡,是否”撑得起来”。如果句式过于散或者过于乱,那都会影响到读者的感受。再次,②就是联语的逻辑是否清晰,意象是否合理,是否有层次感,张弛是否有道。这是涉及到内涵的部分了,要修改起来的话,自然就比前面几步更难,而需要“动刀”更仔细了。那么最后的一步,切题和立意,自然是放在最后面去考量。这两点代表作者思维的最直接、最深层次体现,它们如果不合格,那往往表示整副联就得做大手术了,因此能不动则不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9-05-07 07:07: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全球产业转移史。在全球范围来看,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全球资本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进行产业转移,而反过来看,(   )。随着中国经济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优势开始发生变化,全球迎来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和前三次_____________,这一次全球产业转移的复杂性前所未有。原先中国以低成本优势获得的世界工厂地位出现下降,部分低端制造产业开始向外转移。同时,中国的高端制造业开始迎来内生性成长。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很多高端制造业已经悄然兴起,即使和发达国家相比,很多公司都已经______________甚至还要更加领先。从长远来看,如果中国的低端产业向外转移,而高端制造业又不能及时崛起,中国将面临产业空心化的风险。

最近,美国集中火力围剿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公司,短期______________会给中国制造业带来较大压力,但从乐观的角度来看,来自外部的极限施压,可能反而会______________中国制造业提前完成转型升级,让中国更从容应对第四轮产业转移潮。最终结局如何,就看中国有没有足够的智慧化危为机.

【小题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也正是有了持续不断的产业转移,才推动了世界经济整体前行
B.世界经济之所以整体前行,是有了持续不断的产业转移的推动
C.世界经济整体前行,也正是由于有了持续不断的产业转移的推动
D.也正是由于持续不断的产业转移,世界经济才能被整体推动前行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大相径庭   毫不逊色   难免   强迫
B.截然不同   平分秋色   不免   逼迫
C.截然不同   毫不逊色   难免   逼迫
D.大相径庭   平分秋色   不免   强迫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原先以低成本优势获得的世界工厂地位出现下降
B.原先中国以低成本优势获得的世界工厂地位出现下降趋势
C.中国原先以低成本优势获得的世界工厂地位出现下降趋势
D.原先中国以低成本优势获得的世界工厂地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