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1)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2)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
(3)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4)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
(5)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A.(2)(4)(1)(5)(3)B.(3)(4)(1)(2)(5)
C.(2)(5)(3)(4)(1)D.(3)(2)(5)(4)(1)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5-09 08:47: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古代文章(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 。文章评点自宋代以后就一直兴盛,广泛流传,( )。

古代文章评点文献数量相当庞大,因此今天开发古代文章评点,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开展文献调查。这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古代文章评点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我们一般以往认为主要评点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别集之中很多也有评点。明清时期,很多作家在写出作品后寄送给自己的师长、朋友和弟子阅读。这些人阅读之后,往往会有一番评论。很多作家在刊刻自己的文集时,就会把这些评论也附在每篇作品之后。比如,康熙年间所刻《醉白堂文集》有王士祯等人的评点。类似的例子 。其次,古代文章评点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假如只注重散文或骈文评点,而不去了解八股文评点,或者只注重集部评点,对有关经、史、子部的评点 ,肯定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

总之,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才能谈得上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否则只能是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无微不至   举不胜举   习以为常   坐井观天
B.无所不至   屈指可数   习以为常   盲人摸象
C.无所不至   举不胜举   视而不见   盲人摸象
D.无微不至   屈指可数   视而不见   坐井观天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日本、韩国等也在传播
B.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
C.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
D.广大读者喜闻乐见,日本、韩国等也在传播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以往我们一般认为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
B.以往我们一般认为主要评点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
C.我们一般认为以往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在很多别集之中实际上也有评点
D.我们一般认为以往评点存在于主要选本之中,在很多别集之中实际上也有评点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造酒技术_________。古人最早造酒是用稻米发酵,即将稻米中的淀粉发酵,酿造成酒。古人是非常聪明的,他们_________,想到既然稻米中的淀粉能够发酵变成酒,那么其他含有淀粉的粮食作物也能够用来酿酒。于是,他们便利用谷子、小麦、大麦、高粱和玉米等粮食作物来酿酒。随着造酒原料的逐渐丰富和造酒技术的改进发展,酒的种类也逐渐丰富起来,最终有了今天_________的酒。( ),葡萄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品种。关于葡萄酒的起源问题,学术界历来都没能达成共识。有证据表明,古埃及人很早就掌握了制造葡萄酒的技术,大量珍贵的埃及文物都描绘了古埃及人酿造葡萄酒和采收、栽培葡萄的清楚的情景。那么,葡萄酒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呢?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是在汉代。据《史记》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时,看到“宛左右以葡陶(即葡萄)为酒”,于是,便将此酿酒技术带了回来。我国从此有了葡萄酒。到了唐代,葡萄酒在我国_________,唐诗中有“葡萄美酒夜光杯”之句,便是形象反映。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源远流长  融会贯通  琳琅满目  蔚然成风
B.源源不绝  融会贯通  形形色色  蔚然成风
C.源远流长  触类旁通  形形色色  风靡一时
D.源源不绝  触类旁通  琳琅满目  风靡一时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除粮食作物外,水果也是重要的造酒原料。
B.水果是除粮食作物外的重要的造酒原料。
C.粮食作物和水果都是重要的造酒原料。
D.造酒原料不仅有粮食作物,更有水果。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大量珍贵的埃及文物都清楚地描绘了古埃及人采收、栽培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情景
B.大量珍贵的埃及文物都描绘了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清楚的情景
C.埃及的大量珍贵文物都描绘了古埃及人酿造葡萄酒和采收、栽培葡萄的清楚的情景
D.埃及的大量珍贵文物都清楚地描绘了古埃及人栽培、采收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