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语言文字运用

对于那个时代,那些文人来说,兴之所至,在驿站的墙上涂抹几句诗,是很平常的事,( )。当文人在粉墙上 ,驿站的主人便在一旁给他捧着砚池,围观的人群中则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文士酣畅淋漓地 ,然后飘然远去,他自己并不能把这放在心上。那“发表”在墙壁上的诗,自有过往的文人墨客去 。他们背着手吟读一回,觉得不怎么样,又背着手踱去,在转身之间,已就淡忘得差不多了。偶尔见到几句精彩的,便要伫立许久,品味再三, 般怡然陶醉,日后又少不得在文友中传扬开去。

过了些日子,那字迹经过风吹雨打,剥落得不成样子了,店主便用泥灰粉刷一遍,清清白白的,好让后来的人再用诗句涂抹。主人照例给他在一旁捧着砚池,很欣赏的样子。就这样到底有多少诗“发表”在驿站的墙壁上,谁也恐怕没有统计过。

【小题1】下列在文中括号里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驿站的主人不会认为这有污站容,围观者不觉得有出风头之嫌,写诗的人也更不会大惊小怪
B.围观者不会大惊小怪,驿站的主人不会认为这有污站容,写诗的人也更不觉得有出风头之嫌
C.写诗的人不会认为这有污站容,驿站的主人不觉得有出风头之嫌,围观者更不会大惊小怪
D.驿站的主人不会认为这有污站容,写诗的人也 不觉得有出风头之嫌,围观者更不会大惊小怪
【小题2】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句是( )
A.笔走龙蛇 一挥而就 评头论足 振聋发聩
B.春蚓秋蛇 一蹴而就 指手画脚 醍醐灌顶
C.笔走龙蛇 一挥而就 评头论足 醍醐灌顶
D.春蚓秋蛇 一蹴而就 指手画脚 振聋发聩
【小题3】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恰当的一项是( )
A.到底有多少诗就这样“发表”在驿站的墙壁上,恐怕谁也没有统计过。
B.有多少诗就这样“发表”在驿站的到底墙壁上,恐怕谁也没有统计过。
C.就这样到底有多少诗“发表” 在驿站的墙壁上,谁也没有恐怕统计过。
D.到底有多少诗就这样“发表”在驿站的墙壁上,谁也没有恐怕统计过。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5-27 10:57: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随着军民融合的推进,中国不仅在军舰制造方面让世界惊叹,在民用造船领域同样令人 。近日,首艘“中国造”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在上海下水。极地科考船最为重要的是破冰能力,破冰能力不足,在极地将寸步难行。世界上现有的破冰船都是单向破冰,或船艏或船艉,而且以船艏破冰居多,它借助坚固的船头以及锋利的冰刀把冰搅碎、压碎。但遇到厚厚的冰脊时,它就 了。“雪龙2号”具有“鱼与熊掌兼得”的破冰本事,可以就地转圈圈,有相当厉害的破冰能力和随时掉头的能力。“雪龙2号”这一破冰技术,确保船舶在10米-15米厚的冰脊中不被卡住,不但可以让它在遇到特殊情况时直接倒着破冰,极大地增强了船舶的安全性,还能在厚达1.5米的冰层中昂首前行。值得一提的还有其动力定位系统,运行这一系统定位时,船头能根据海上风向和海水流向选择合适角度,使船体 ,即使面对6级大风,“雪龙2号”也可以实现漂泊调查作业。“雪龙2号”不仅科技含量高,生活休闲体育场所、设施也是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另眼相待 力不从心 稳如泰山 无所不包
B.另眼相待 力不胜任 坚如磐石 无所不包
C.刮目相看 力不从心 稳如泰山 一应俱全
D.刮目相看 力不胜任 坚如磐石 一应俱全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科学转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雪龙2号”兼有船艏、船艉双向破冰能力,可实现极区原地360度自由转动,具有相当强的破冰性能和灵活性。
B.“雪龙2号”兼有船艏和船艉的破冰本事,可以在极区原地自由地转一个圆圈,具有相当强的破冰性能和灵活性。
C.“雪龙2号”兼有船艏、船艉双向破冰能力,完成极区原地自由转圈绝对没问题,具有相当高的破冰能力和灵敏度。
D.“雪龙2号”兼有船艏和船艉的破冰本事,可以在极区进行原地360度自由转动,具有相当高的破冰能力和灵敏度。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确保船舶在10米-15米厚的冰脊中不被卡住,极大地增强了船舶的安全性,不但可以让它在厚达1.5米的冰层中昂首前行,还能在遇到特殊情况时直接倒着破冰。
B.不但可以让它在厚达1.5米的冰层中昂首前行,还能在遇到特殊情况时直接倒着破冰,确保船舶在10米-15米厚的冰脊中不被卡住,极大地增强了船舶的安全性。
C.不但可以让它在厚达1.5米的冰层中昂首前行,极大地增强了船舶的安全性,还能在遇到特殊情况时直接倒着破冰,确保船舶在10米-15米厚的冰脊中不被卡住。
D.确保船舶在10米-15米厚的冰脊中不被卡住,不但可以让它在厚达1.5米的冰层中昂首前行,还能在遇到特殊情况时直接倒着破冰,极大地增强了船舶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