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2018年10月28 日上午,重庆万州区长江二桥上发生了一起 的公交车坠江并造成15人死亡的事件。据警方通报,一位女乘客在车上和司机发生冲突导致公交车失去控制并偏离行车轨道而坠入长江。公共安全与我们每一个人 ,面对一些危害公共安全的不法行为,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勇敢站出来制止抗争,绝不能

A.耸人听闻 休戚相关   安之若素
B.耸人听闻 息息相关   漫不经心
C.骇人听闻 息息相关   漠不关心
D.骇人听闻 休戚相关   泰然处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6-21 11:43: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代人没机器,想要看什么书,非得自己挽起袖子抄不可,就算家里有钱,用得起雕版印刷,也得请刻工一个字一个字地雕在版上。在这种情况下,复制的质量就很难保证。因为传抄的人也是普通人,会写错别字,会犯懒,会突然走神而漏掉个把字,会因为急着出去吃饭而擅自把笔画减掉几笔……如果是大部头著作,改动一两个字或许__________,但如果是诗歌在传抄时被改了哪怕一个字,那作品本身有可能“_________”乃至面目全非。要知道,( ),一字之差,可能就会改变整首诗的格调,可谓____________。
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我们__________的经典名句,也许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如李白的《将进酒》里有个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清代有人查过古本诗集,发现这句诗居然还有好几个版本:“天生我身必有财”“天生吾徒有俊材”和“天生我材必有开”。可见版本之间的差异有多离谱。直到有近代学者在敦煌唐人手抄诗卷里发现这首诗的踪影,知道了这首诗叫作《惜樽空》,这句诗写成“天生吾徒有俊才”,我们今人才搞清楚这首诗在唐代的真正模样。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关大局 遍体鳞伤 失之千里 耳闻能诵
B.无伤大雅 伤筋动骨 一字千里 耳熟能详
C.无关大局 伤筋动骨 失之千里 耳熟能详
D.无伤大雅 遍体鳞伤 一字千里 耳闻则诵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的特点是以最少的篇幅表达最微妙的含意
B.诗歌贵在含蓄,言在此而意在彼
C.诗歌创作需要极其认真的严谨态度与作风
D.诗歌与小说、散文、戏剧等都有明显的不同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
B.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
C.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
D.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们在欣赏李白这首劝酒诗时,要充分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韵脚的疏密转换,地抒发出来的不平之气。首先,在有感情、有章法的诵读中,体会诗人借着酒兴,________地抒发出来的不平之气。首先,诗的开篇就是两组排比长句,犹如挟风裹雨,向我们迎面扑来。并且,一涨一消,形成________的咏叹韵律。紧接着又是同样的两个长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但是,五、六两句随着诗人感情的由“悲”变为“欢”,节奏顿转和缓,句式变成七字齐言。“须”“必”“还”“且”等一连串表明意愿的词语,一步步将诗人的感情由欢畅推进、提升,奏响了高亢、嘹亮的“会须一饮三百杯”这样的豪迈高歌。至此,诗人的狂放之情益发趋向高潮,诗的旋律益发加快。“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这四个短语的忽然加入,不但使诗歌节奏富于变化,而且使我们仿佛亲耳听到诗人在席上频频的劝酒声。更奇的是,诗人不但连声劝酒,而且诗兴大发,________了。在高声放歌之中,诗人的感情由狂放转为愤懑、激越了,终于发出最后的一番________:即使千金散尽,也还可以用名贵宝物来换取美酒,让大家一醉方休,“同销万古愁”吧!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酣畅淋漓 循环往复 高歌猛进 豪情壮志
B.淋漓尽致 循环往复 引吭高歌 豪言壮语
C.酣畅淋漓 反反复复 引吭高歌 豪情壮志
D.淋漓尽致 反反复复 高歌猛进 豪言壮语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感叹人生易老、岁月流逝。
B.感叹人生易老、岁月流逝,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C.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
D.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须”“必”“还”“且”等一连串表明意愿的词语,一步步将诗人的感情由欢畅推进、提升,积聚成高亢、嘹亮的“会须一饮三百杯”这样的豪迈高歌。
B.“须”“必”“还”“且”等一连串表明意愿的词语的运用,将诗人的感情由欢畅一步步推进、提升,奏响了高亢、嘹亮的“会须一饮三百杯”这样的豪迈高歌。
C.“须”“必”“还”“且”等一连串表明意愿的词语的运用,将诗人的感情由欢畅一步步推进、提升,积聚成高亢、嘹亮的“会须一饮三百杯”这样的豪举高歌。
D.“须”“必”“还”“且”等一连串表明意愿的词语,将诗人的感情由欢畅一步步推进、提升,奏响了高亢、嘹亮的“会须一饮三百杯”这样的豪举高歌。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