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生只能写故乡主题的作家,存在两种可能:一是成为福克纳那样一辈子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邮票般大小的故乡”生活的作家,二是成为逃离故乡定居    的繁华都市一辈子在书房里依赖故乡记忆写作的作家。但单单写故乡美好景物与风土人情,是没法让一位作家真正深刻起来的,作家一旦开始用“美图秀秀”式的写作方式来写故乡主题,通常也就到了   的时候。

海明威说过:“辛酸的童年是对一个作家最好的历练。”而童年的痛苦记忆,往往与故乡又有着____ 的联系。像舍伍德·安德森、弗兰纳里·奥康纳,他们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在舔舐着童年与故乡的痛苦写作而成的。(  )。莫言早早就提出了“超越故乡”的观点,“对故乡的超越首先是思想的超越,或者说是哲学的超越”。如此,作家才能真正摆脱成为“故乡的逆子”的精神压力,成为不再被故乡戴上纸枷锁的一名自由的写作者。

新生代的写作者,是没有故乡的人,所以年轻作家更喜欢写科幻、玄幻、穿越、都市等题材的作品。故乡正在写作群体的笔下____。坚持写作故乡主题的主流作家们,笔下的故乡也变得不像以前那样有味道了。这个时候,更期待有“逆子型”的作家,去勇敢触碰故乡的隐秘与疼痛,写出引起震撼的、可以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家才能真正摆脱成为“故乡的逆子”的精神压力,成为一名不再被故乡戴上纸枷锁的自由的写作者。
B.作家才能真正解脱成为“故乡的逆子”的精神压力,成为不再被故乡戴上纸枷锁的一名自由的写作者。
C.作家才能真正解脱成为“故乡的逆子”的精神压力,成为一名不再被故乡戴上纸枷锁的自由的写作者。
D.作家才能真正摆脱成为“故乡的逆子”的精神压力,成为不再被故乡戴上纸枷锁的自由的一名写作者。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种对作家们的考验,这痛苦能否被超越并正视
B.能否超越并正视这痛苦,成为一种对作家们的考验
C.这痛苦能否被正视并超越,成为一种对作家们的考验
D.这是一种对作家们的考验,看能否正视并超越这痛苦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灯红酒绿   捉襟见肘   盘根错节   渐行渐远
B.灯红酒绿   江郎才尽   千丝万缕   渐行渐远
C.光怪陆离   捉襟见肘   千丝万缕   化为乌有
D.光怪陆离   江郎才尽   盘根错节   化为乌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5-31 09:15: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著名意识流作家,被认为是一位20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______,《达洛卫夫人》是她的代表作之一。(   ),且在创作上获得了极大的突破。小说篇幅较短,描写了1919年夏季的某一天,达洛卫夫人清晨离家之后在路上及公园的所见所闻,回忆与彼得之间的往事。通过回忆和现实的交错穿插,对30年里发生的事压缩在15个小时之内进行叙写,不按时间顺序,完全按人物的思路为线索,随着人物的意识回忆,不受时空的局限,是地道的意识流小说的创作方式。

《达洛卫夫人》可以看做意识流小说_  _之作,伍尔夫在塑造人物形象、刻画矛盾性格等方面可谓_____。在情节布局方面,伍尔夫构思精巧,详略得当,运用时空交错的手法来交代主要人物的出场,采用大量的心理描写、意识流动,人物与人物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巧妙布局,逐步将小说推向高潮,其间加以辛辣的嘲讽,由主要人物的所作所为反映作者的喜恶,在内容、手法、形式方面都是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在创作中结合新与旧,力求_____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30年里发生的事压缩在15个小时之内进行叙写,不按时间顺序,完全以人物的思路为线索。
B.把30年里发生的事压缩在15个小时之内进行叙写,不按时间顺序,完全按人物的思路为线索。
C.对30年里发生的事压缩在15个小时之内进行叙写,不按时间顺序,完全按人物的思路的线索。
D.把30年里发生的事压缩在15个小时之内进行叙写,不按时间顺序,完全以人物的思路为线索。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达洛卫夫人》的出版,标志着伍尔夫意识流小说已进入成熟期
B.《达洛卫夫人》的出版,是伍尔夫意识流小说已进人成熟期的标志
C.出版《达洛卫夫人》,标志着伍尔夫意识流小说已进入成熟期
D.伍尔夫意识流小说进入成熟期的标志是《达洛卫夫人》的出版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始作俑者   登峰造极   滚瓜烂熟   推陈出新
B.开山始祖   登峰造极   炉火纯青   推陈出新
C.开山始祖   登堂入室   炉火纯青   除旧布新
D.始作俑者   登堂入室   滚瓜烂熟   除旧布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