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画固有的第一个基因是“以笔墨为工具利用线条来表现体积”的特点。笔墨的运用,古人早有“以形写神”“意到笔到”等笔墨艺术理论。( )。可以说,线条上的长短粗细或是线条之间的拆离组合是中国画的基础,比如我们常说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中,曹和吴的高超之处就是将线条运用得 ,整幅人物画作,除了线条还是线条,但所展示的艺术形象和风格却 ,这也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因此,“以笔墨为工具利用线条表现为主”是中国画的一个鲜明特征。唐代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明快又有生命力的线条描绘了八十七位列队行进的神仙, 。
第二个基因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特点。在宋代以前,画上是很少题字的,只是在不显眼的角落里,写着作者小小的姓名。到了宋代,一些画家兼书法家的诗人开始在自己作的画上书一首诗或题记。这样,诗、书、画开始结合起来。到了元代,随着文人画的发展,印也加入了诗、书、画的行列,于是诗、书、画、印就像四个孪生姐妹一样, ,这一艺术形式一出现,就被当时的画家们普遍采用。到了明清两代,文人画垄断了画坛,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形式也就日臻完善了。
【小题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古人“勾线十八描”的理论,是对用线条来表现艺术形态的经验总结 |
B.而用线条来表现艺术形态,古人也有“勾线十八描”的理论经验总结 |
C.古人用“勾线十八描”来总结用线条来表现艺术形态的理论经验 |
D.用线条来表现艺术形态,古人将之总结为“勾线十八描” |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炉火纯青 天壤之别 栩栩如生 形影不离 |
B.登峰造极 天壤之别 惟妙惟肖 如影随形 |
C.炉火纯青 截然不同 栩栩如生 形影不离 |
D.登峰造极 截然不同 惟妙惟肖 如影随形 |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到了宋代,一些诗人兼书法家的画家开始在自己作的画上书一首诗或题记。 |
B.到了宋代,一些画家兼诗人的书法家开始在自己作的画上书一首诗或题记。 |
C.到了宋代,一些诗人兼书法家的画家开始在自己作的画上书一首诗或一段题记。 |
D.到了宋代,一些画家兼书法家的诗人开始在自己作的画上书一首诗或一段题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