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于2008年7月11日起程,乘“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前往北冰洋海域进行为期75天的科学考察,于9月22日返回上海。据此回答15~16题
【小题1】当科考队乘“雪龙号”到达本次科考最北海域(85°25′N,147°W)进行考察时,“雪龙号”上五星红旗因盛行风的影响主要飘向为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小题2】科考队考察期间
A.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B.地球的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C.北极地区极昼范围不断扩大
D.北极圈上的日落时间不断延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2-01-14 06:19: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上图表示热力环流形势,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的大小关系是()
A.P
a
>P
b
;T
a
<T
b
B.P
a
<P
b
;T
a
<T
b
C.P
a
<P
b
;T
a
>T
b
D.P
a
>P
b
;T
a
>T
b
【小题2】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c、d两地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为()
A.南风
B.东北风
C.东风
D.西南风
【小题3】若上图表示热力环流形势,则a、b、c、d四点气温最低的是()
A.a
B.b
C.c
D.d
同类题2
读北半球等压线和风向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产生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
A.相邻地区存在气流升降运动
B.地区之间的冷热不均
C.同一水平而上存在气压差异
D.相邻地区的地面状况差异
【小题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地面冷热不均
B.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
C.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D.太阳辐射差异的作用
【小题3】上图中正确表示风向箭头的是( )
A.A
B.B
C.C
D.D
同类题3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一般不会有霜冻,起主要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4
读“台湾岛沿回归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其上部是该区相关的地理事物沿剖面线变化图)以及“台湾铁路、河流和城市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分别代表了
、
两个气象要素的变化,并分别说明判断理由。(6分)
(2)简要说明台湾岛的自然地理特征。(4分)
(3)列举对该岛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2分)
(4)台湾岛东西两侧相比,哪侧更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4分)
同类题5
下图为北半球2019年10月29日海平面局部等压线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据所学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D.地表受热不均
【小题2】图中箭头所表示的风向,错误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图中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