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地图,此时一艘轮船正如图方向逆水航行。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A是
半岛,位于
板块上。B是
半岛,位于
板块上。(4分)
(2)判断此时北印度洋海区的风向,并解释该风向的成因。(6分)
(3)说出A地的气候类型及形成原因。(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4-12-08 07:24: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15分)读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沿106.5°E所作地形剖面及气候要素资料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l、7月气温的变化特点与地形剖面的关系。(2分)
(2)图中山地南北两坡的降水量有何差异?试述其形成原因。(3分)
(3)图中A处山地南北两侧河流的水文特征有何差异?(4分)
(4)图中B、C处的地形区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按照我国干湿区的划分,两地区均为湿润地区,但B地区东部在7、8月份常出现旱情,而c地区全年干旱频发。试分析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
同类题2
读下表和图,回答问题。
表 单位:mm
城市
1月
7月
年降水量
达尔文
437
1
1 707
阿德莱德
19
67
451
(1)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表中两城市1月与7月降水的差异及原因。
(2)描述图中的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国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社会经济区位条件。
(3)请描述图中铁路的分布特征,试分析澳大利亚铁路密度小的原因。
同类题3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小题2】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小题3】如果该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则
A.当①②表示内力作用时,G为岩浆岩
B.当H为岩浆时,G是沉积岩
C.过程①和②能够引起地形变动,过程③和④不会引起地形变动
D.该循环时间较短时,多发生地质灾害
【小题4】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同类题4
2009年10月11日,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发。当地时间11月1日8时10分(北京时间11月1日4时10分),“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自西向东越过180°经线,驶入通常意义上的西风带。结合下图(箭头代表洋流流向),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当地时间”是指()
A.180°经线所在时间
B.东12时区的区时
C.西12时区的区时
D.东西十二区的区时
【小题2】“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驶入通常意义上的西风带”的位置在()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
【小题3】以③为中心的环流圈()
A.其中的一支是西澳大利亚暖流
B.是南半球的中高纬环流
C.是南半球的副热带环流
D.位于印度洋,洋流流向会随季节而改变
同类题5
读沿23°26′纬线地形剖面图判断以下问题。
【小题1】图中大陆东、西两侧濒临的大洋分别是()
A.太平洋,印度洋
B.大西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大西洋
D.太平洋,大西洋
【小题2】图中的高大山脉为()
A.落基山脉
B.大分水岭
C.安第斯山脉
D.喜马拉雅山
【小题3】图中a 区域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小题4】对a区域气候类型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的洋流是()
A.本格拉寒流
B.东澳大利亚暖流
C.秘鲁寒流
D.加利福尼亚寒流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内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