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不久前我在拙著《懒寻旧梦录》的自序中有过一段反思独白:“我又想起了五四时期就提过的科学与 民主这个口号,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还会遭遇比法西斯更野蛮、更残酷的浩劫,为什么这场内 乱会持续了十年之久?(甲)我从痛苦中得到了解答:科学与民主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种思想,没有在中 国人民的心中扎根。两千多年的封建宗法思想阻碍了民主革命的深入,解放后十七年,先是笼统地反对资 本主义,连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东西也统统反掉。(乙)60年代,“以阶级斗争为纲”又提了 “斗私批修” “兴无灭资”之类的口号,相反,十七年中却没有认真批判过封建主义。我们这些人也真的认为封建主义这座大山早已经推到了,(丙)其结果呢,封建宗法势力,却‘我自岿然不动’……我们这些受过‘五四’洗礼的人,也推波助澜,逐渐成了‘驯服工具’,而丧失了独立思考的勇气。”

【小题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阻碍B.也C.岿然不动D.推波助澜
【小题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6-24 12:53: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孝经》说:“移风易俗,善莫于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终极表达。因为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所以只要是真正的美,就一定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    )。小小一团面,被塑造出形状________,图案________的月饼;薄薄的一张纸,会被剪成______的窗花。面对时代变化,只有发挥这份创造力,在保持节日内涵的前提下,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基础上,利用包括现代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赋予传统节日的多重表达,才能创造出为人民______、有强烈感染力的新的节俗文化产品——那应该是闻声而令人心从,润物细无声的产品,能够唤起民众对于节庆活动自发、自觉、自愿参与的产品。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各异 多变 精美绝伦 喜闻乐见
B.各异 变化 精美绝伦 脍炙人口
C.异同 多变 美轮美奂 喜闻乐见
D.异同 变化 美轮美奂 脍炙人口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创造的魅力是无限的B.因为喜爱美食
C.中华民族是富有艺术创造力的民族D.美的影响力巨大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不是真正的美,就一定不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而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
B.只要是真正的美,就一定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而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
C.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的,一定是真正的美,而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
D.之所以真正的美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是因为这份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诗》云“如切如蹉,如琢如磨。” 切,追求完美;琢磨,追求越。人生于世,无法干很多事,故   ①    ,每干一件事,便应发挥到极致。比如作画,你必须坚持对大自然做长期静心的观察,才能让你的作品竹影扶,迎风摇曳;荷塘新叶,展露欲滴,兰飘香,清芬可。一部《红楼梦》,为什么能穿越历史的云河,传唱不衰?其中奥秘,全在于曹雪芹于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感动自己,震撼世人。创作的过程,有变的痛苦,也有追求完美的幸福。精益求精,何止曹雪芹一人而已。一部《诗经》由远古的一滴繁露,淌成世滥;一部《论语》煲为心灵鸡汤,温暖一代又一代人;还有那唐诗宋词,繁花满树,郁了一个王朝的后花园。“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古文人家,怀着对文字的 ②    , 还着崇高的文学使命感,怀着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从“吟安一个字,断数须”到“为人性僻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从烧画三千到毁诗八百,都可见文人在文学创作上的精益求精。惟其如此,他们才有了丰盈的人生,才有了传唱不衰的经典然而,当今社会,人们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_   ③   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小题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切(cuō) 越(zhuó) 忌(qiè)
B.竹影扶(shū)  兰飘香(huì)  清芬可(yì)
C.变(tuì) 滥(shāng)    郁(wěng)
D.断(niān) 须(jīng) 佳句(dān)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①②③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浮于事 尊重 即时B.人浮于事   敬畏   及时
C.心浮气躁 敬畏 即时D.心浮气躁   尊重   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