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北半球局部地区海陆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④
D.⑥
【小题2】造成①~⑥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下垫面
D.人类活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12-11 06:00: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气压带A、C、G分别是
、
、
。风带F、B分别是
、
。
(2)图中H代表三圈环流中的
环流圈。
(3)极锋是由
风与
风在60°相遇形成的。
(4)各气压带中,由于冷热原因形成的有
、
(用字母表示)。
(5)南半球的西风带气流的流向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正南风
同类题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地区2月份平均气温、降水量等值线图。
材料二:尽管图示区域冬季湿冷,但2014年粮食自给率达到128%。
(1)据图简析该地区2月份的降水西多东少的成因。
(2)说明图示地区粮食自给率高的原因。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福建省年等降水量线图。
材料二 武夷山海拔300米处M坡与N坡(见上图)6月与12月气温比较图(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描述福建年降水空间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福建西部武夷山区岩石类型为沉积岩,而福建东部沿海及海岛岩石类型却基本上都是岩浆岩。试分析福建东部多岩浆岩的原因。
(3)说明6月、12月武夷山海拔300米处M坡与N坡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同类题4
读图,横线为20°纬线,A处以东为海洋,B、C之间和D、E之间为陆地,其余均为海洋,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A、C、E三地的气候都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2】A、C、E三地的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B.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丰富
C.受寒流影响降水更少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同类题5
2014年12月28日至29日长春无降水,读长春整点天气实况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时段内长春天气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气温较低,气温较差不到10℃
B.无降水,空气相对湿度白天更大
C.风力较小,夜晚与白天风向有改变
D.空气相对湿度最大值出现在29号13点
【小题2】下列关于该时段内长春天气各要素间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时段缺乏降水是因为气温较低
B.该时段内空气相对湿度与气温呈反相关
C.风力较小导致空气中实际水汽含量变化大
D.24点~6点间气温并没一直降低与西北风有关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