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福建省年等降水量线图。
材料二 武夷山海拔300米处M坡与N坡(见上图)6月与12月气温比较图(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描述福建年降水空间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福建西部武夷山区岩石类型为沉积岩,而福建东部沿海及海岛岩石类型却基本上都是岩浆岩。试分析福建东部多岩浆岩的原因。
(3)说明6月、12月武夷山海拔300米处M坡与N坡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12-04 05:49: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在高度约380千米的轨道运行,并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进行自动交会对接。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上图中正确表示大气温度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天舟一号”升空过程中( )
A.气温越来越高
B.从臭氧层进入平流层和对流层
C.气温先降—再升—再降—再升
D.气温先升—再降—再升—再降
【小题3】“天舟一号”货运飞船运行轨道在( )
A.Ⅰ层
B.Ⅱ层
C.Ⅲ层
D.Ⅰ层与Ⅱ层之间
【小题4】“天舟一号”货运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
A.气温下高上低,大气层比较稳定
B.存在若干电离层,有极光现象发生
C.大气能见度好,以垂直运动为主
D.尘埃、水汽含量较多,易成云致雨
同类题2
下图示意一天内不同时刻沿水泥混凝土面层(指路面最上层)纵向温度随深度的变化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图示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水泥混凝土面层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
B.14:00时在10 cm深度处温度最高
C.表层热量逐渐向下传递,其最大深度为20 cm
D.水泥混凝土面层温度日变化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小题2】分析图示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水泥混凝土比热容小,不适宜作路面建设材料
B.表层剧烈的温度变化会导致路面开裂,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应做防裂处理
C.铺设水泥混凝土路面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有效方法
D.一天中10:00~14:00水泥混凝土面层增温最快,应进行洒水降温
同类题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D、C两处相比
处气温较高,
处气压较高。A、D两处相比,白天
处气温较高,夜晚则
处气温较高。
(2)图中所示的是
天气系统,数字代号所表示的现象分别是:①
;②
;③
。
(3)若该锋面形成了我国北方的暴雨天气,这时,影响亚洲的主要气压中心是
,我国盛行
季风和
季风。
同类题4
近年来,京津冀雾霾日益严重,引起广泛关注。下图表示该地区1961~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该地区1961~2008年平均霾日数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雾霾发生天数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B.甲位于山麓地区,风速小,雾霾严重
C.近海地区水汽丰富,雾霾严重
D.西南区因处于冬季风的下风,雾霾天数多
【小题2】下图中利于雾霾形成的天气状况图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5
研究表明,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其原因是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能( )
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B.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
D.强烈反射太阳辐射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