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第二届乌镇戏剧节作为传统的江南优秀剧种集体展示的舞台,只能以三四百年前保存至今的中国古典戏剧的________向我们展示那段灿烂耀眼的中华文明。
②老照片承载的功能是现在的数码产品无法相比的,在人们无可挽回地远离往昔的温馨时,它只能留给我们一些________,让我们聊以慰藉。
③影片《黄金时代》所展示的时代,物质极度匮乏,但精神世界极度充实的青年学生却层出不穷,反观当代,能具有那个时代精神的青年真如________,这体现出影片主创团队的忧世情怀。
A.吉光片羽 凤毛麟角 雪泥鸿爪
B.吉光片羽 雪泥鸿爪 凤毛麟角
C.凤毛麟角 雪泥鸿爪 吉光片羽
D.雪泥鸿爪 凤毛麟角 吉光片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9-17 11:47: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学出现了向现实贴近、向经典靠拢、向传统文化取材的趋势,传播正能量、弘扬民族精神、表达文化自信的作品成批涌现,令人__________。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网络文学发展诞生的20多年,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力显著增强。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__________的变化,整个社会__________、精神状态昂扬向上。但早期的网络文学创作者受制于年龄和阅历,对于现实生活缺乏把握能力,对于时代精神的感召缺乏足够的敏感,以致沉溺于_______的幻想世界,娱乐性强而文学性弱,在许多作品中基本看不到生活与时代的痕迹。近年来,网络文学感受到了时代精神的召唤,人们对时代发展的自豪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网络文学中不再缺席,反而成为创作者创作的背景与出发点,转变由此发生。( )。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精神的回应,正在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他们的作品也因此赢得了更广泛的读者。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焕然一新    翻天覆地   朝气蓬勃   虚无缥缈
B.耳目一新    沧海桑田   生机勃勃   扑朔迷离
C.焕然一新    沧海桑田   朝气蓬勃   扑朔迷离
D.耳目一新    翻天覆地   生机勃勃   虚无缥缈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网络文学发展诞生的20多年,正是中国经济高速提升、国力显著增强的阶段。
B.网络文学诞生发展的20多年,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力显著增强的20多年。
C.网络文学发展诞生的20多年,正是中国国力显著增强、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
D.网络文学诞生发展的20多年,正是中国国力显著增强、经济高速提升的20多年。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网络文学创作者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正是因为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
B.网络文学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是因为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
C.正是因为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网络文学才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D.正是因为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网络文学创作者才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早在二十世纪,面对非本土文学的进入,现代文学的先行者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在文学史上留下了 的一笔,但无论郁达夫受到外国文学影响有多深,( ),浸淫着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人格与修养。郁达夫笔下的中国底色与异域风情 ,最终成就了 的郁氏小说风格。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非本土文学与本土文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本土文学不断发现、整合、提炼自我特质,在他者的参照下进行文学内部的构建与重塑,最终丰富我们的本土文学风格,提高本土文学品质,促进人类精神层面的深层次沟通与理解。优秀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层面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大家可以共同欣赏的基础。但是,在文学全球化交流不断深入的今天,本土体验中的文化隔阂也无法消除。中国文学在国外始终存在着 的问题,根据《中华读书报》对中国文学在美国图书市场2008至2010年销售情况的分析,美国出版翻译的中文作品共29种,其中来自中国大陆作家的作品仅19种。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浓墨重彩   水乳交融   独具一格   水土不服
B.可歌可泣   水乳交融   特立独行   格格不入
C.浓墨重彩   并行不悖   独具一格   格格不入
D.可歌可泣   并行不悖   特立独行   水土不服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的小说《沉沦》中主人公的思想都扎根于中国这片土壤,郁达夫笔下的人物总是能够激起中国读者的共鸣
B.他的小说《沉沦》都能够激起中国读者的共鸣,这是因为郁达夫笔下主人公的思想扎根于中国这片土壤
C.郁达夫笔下主人公的思想之所以扎根于中国这片土壤,正是因为他的小说《沉沦》能够激起中国读者的共鸣
D.他的小说《沉沦》正是因为能够激起中国读者的共鸣,所以郁达夫笔下主人公的思想扎根于中国这片土壤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非本土文学与本土文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本土文学不断发现、整合、提炼自我特质
B.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本土文学与非本土文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本土文学不断整合、发现、提炼自我特质
C.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本土文学与非本土文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本土文学不断发现、整合、提炼自我特质
D.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本土文学与非本土文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本土文学不断发现、整合、提炼自我特质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