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为什么人们宁愿忙碌地奔波,而不愿省事地等待呢?①_________。掌控力需求源自内心的欲望,这也是失去掌控力折磨人的原因。《神雕侠侣》中,杨过确定16年后会与小龙女夫妻团聚,因而求生欲念大增,终成江湖大侠;小说《等待》中的孔林苦等离婚18年,却摧毁了爱情的信念。②_________?差别在于杨过知道等多久,所以对未来有部分掌控力,而孔林恰恰相反。徒劳的等待让人绝望,相反,③_________。就像在停车时,人们喜欢无目的地转悠寻找空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9-12-25 05:01: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对于命运开玩笑”是一种遁逃,也是一种征服,偏于征服者以滑稽玩世,偏于遁逃者以豁达超世。滑稽与豁达虽没有绝对的分别,却有程度的等差。他们都是以“ ”的态度应对人生的缺陷,豁达者在悲剧中参透 ,他的诙谐出入于 ,所以表面滑稽而骨子里沉痛;滑稽者则在喜剧中见出人事的 ,同时仿佛觉得这种发现是他的聪明、他的优胜,于是嘲笑以取尔,这种诙谐有时不免流于轻薄。( )滑稽者则只知玩世,他对于人世,理智的了解多于情感的激动,豁达者的诙谐可以称为“悲剧的诙谐”,出发点是情感,而听者受感动也以情感。滑稽者的诙谐可称为“喜剧的诙谐”,出发点是理智,而听者受感动也以理智。中国诗人陶潜和杜甫是于悲剧中见诙谐者,刘伶、金圣叹是从喜剧中见诙谐者,嵇康、李白介乎二者之间。

【小题1】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偏于遁逃者以豁达超世,偏于征服者以滑稽玩世。豁达与滑稽虽没有绝对的分别,却有程度的等差。
B.偏于遁逃者以滑稽玩世,偏于征服者以豁达超世,滑稽与豁达虽没有绝对的分别,却有程度的等差。
C.偏于征服者以豁达超世,偏于遁逃者以滑稽玩世。豁达与滑稽虽没有程度的等差,却有绝对的分别。
D.偏于征服者以滑稽玩世,偏于遁逃者以豁达超世。滑稽与豁达虽没有程度的等差,却有绝对的分别。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豁达者虽超世而不忘怀于淑世,他对于人世,悲悯多于愤嫉。
B.豁达者虽超世而不忘怀于淑世,他对于人世,愤嫉多于悲悯。
C.虽豁达者超世而不忘怀于淑世,他对于人世,悲悯多于愤嫉。
D.虽豁达者超世而不忘怀于淑世,他对于人世,愤嫉多于悲悯。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嬉皮笑脸 人生世相 坚贞不渝 乖讹
B.一笑置之 人生如梦 至性深情 乖戾
C.嬉皮笑脸 人生如梦 坚贞不渝 乖戾
D.一笑置之 人生世相 至性深情 乖讹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明不仅是倡导、教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梳理中外社会文明史就能发现,( )。去日本旅游的人,往往会感慨于其公共文明:一丝不苟的垃圾分类,不留一片垃圾在体育赛场, 的公共场所……究其源头,1948年出台的《轻犯罪法》 。即便如此,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示国民文明出游。可见,约束是压舱石,一旦脱离执法环境、缺少了刚性约束,已经提升的文明素质也可能又倒退回去。又比如,许多人羡慕欧美国家立法保护小动物,殊不知养犬人身上背负的义务条款 :上保险、打疫苗、戴口套,攻击性犬的主人还需在庭院明显处坚立标牌,等等。在现代社会,法律规则就是在权利与义务之间的那条绳子,松紧适度、两头不落,才能让更多人知边界、明事理、懂规矩、不逾矩。正是因为醉驾入刑,“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在中国社会 ;正是因为“失信者黑名单”制度持续发力,欠债故意不还的老赖开始减少。“一时不文明,时时受约束;一处不文明,处处受阻碍”,只有形成这样的鲜明导向,才能让文月的举止始于自发、成于自觉。

【小题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要提高社会的文明素养,就必须加大持续管理的力度
B.只有加大持续管理的力度,才能不断提高社会的文明素养
C.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是历史演进的结果,也是持续管理的结果
D.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是持续管理的结果,也是历史演进的结果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井井有条   功德无量   数不胜数   风靡一时
B.井然有序   功不可没   数不胜数   蔚然成风
C.井井有条   功不可没   擢发难数   风靡一时
D.井然有序   功德无量   擢发难数   蔚然成风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出现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示国民文明出游。
B.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的问题,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示国民文明出游。
C.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醒国民文明出游。
D.上世纪80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出现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的现象,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醒国民文明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