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用一句话归纳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在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的文学读物外,还有一些不那么易读的书籍,来自社会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等专业人士。他们写下的作品,哪怕是薄薄的一本,也足以让人花费大半生去研究和理解。

如何清晰明确地理解他们的思想,让承栽繁复思想的书籍成为一件灵巧适手的工具,我们需要重新检视一个词语——专业性。这个棘手的词语,它既是我们所追求的,又是我们所拒绝的。很多时候,它构成阻隔人类交流的坚实壁垒,专业学者看出问题,而读者则对学院派解读产生惊恐。当下很多读者在评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时喜欢用“干货”这个词,这意味着读者要求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获取准确的信息,把所有内容都变成新闻播报。

由于理解能力的退化,我们已经没有能力接收明确信息之外的文字,我们已经丧失了阅读的耐性——这才是这个加速时代最大的阅读危机,不来自于媒介,也不来自于夸大其词的媒体造势,而是理解力的狭隘和判断能力的退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语言表达 更新时间:2019-11-22 09:05: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源自民间、源于生活的中国刺绣艺术,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从生活中得到升华,成为璀璨的艺术明珠。刺绣画艺术品,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绣郎以 的工匠精神于丝缕针黹间传达着绘画作者的创作理念和作品神韵,彰显着丝质特有的天然光泽和柔美,赋予作品翰墨所不能及的风采,使之发展为更具观赏性的中华艺术瑰宝。中国当代的刺绣画较之历代,无论是题材、技法、色彩,还是针黹、缣帛,( )。近几十年,各绣种在绣材的拓展、泛取,针法的借鉴、相融,题材的继承、创新等方面,都有令人   的作品问世,尤其是双面绣和双面全异绣作品,更是给刺绣艺术增添了不可思议的感染力。各绣种发展出的地域特色突出的分支层出不穷,或如摄影作品般写实,或如西方油画般立体,或去工笔描摹而写意挥洒,或新创针法而与众不同,或人物正反面和谐自然,或动物双面全异,了无针迹,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它们将女红针黹薪火相传,为刺绣艺术史书写了    的一笔。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精益求精   耳目一新 美不胜收 浓墨重彩
B.励精图治   耳目一新 琳琅满目 酣畅淋漓
C.精益求精   刮目相看 琳琅满目 酣畅淋漓
D.励精图治   刮目相看 美不胜收 浓墨重彩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承中有创新,发展中有循古
B.传承中有创新,循古中有发展
C.创新中有传承,循古中有发展
D.创新中有传承,发展中有循古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B.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C.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D.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