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 )
A.农田
B.林地
C.城区
D.乡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8-14 11:43: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
下图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A.16时至次日8时
B.6时至18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8时至16时
【小题2】下图符合18时至次日6时海陆环流的示意图是
A.
B.
C.
D.
同类题2
下图中甲图表示某海滨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乙图表示同一海滨地区海陆之间气流运动特征。据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由图甲判断海上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由甲图可知乙图出现时间约为
A.白天
B.夜晚
C.正午
D.下午
【小题3】图乙中的风向在一天之内会随着时间发生改变,原因是
A.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影响
B.海陆受热不均的影响
C.地球自转的影响
D.受地形条件的影响
同类题3
“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带来的最明显的环境特征之一。下图为北京地区2007~2010年城区与郊区温度差值(℃)随时间变化的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2】近年来,北京城区和郊区温度差值在减小,主要原因是
A.城区绿地面积不断增加
B.城区实行机动车限行政策
C.城市人口数量大量减少
D.郊区水域面积大量减少
同类题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海边住上一段时间,就会有这样的体验:晴朗的白天,常有风从海上吹来;而到了夜晚,风又从陆地吹向海洋。这种有规律循环出现的风就是气象上所说的海陆风。下面为海陆风形成示意图。
(1)在图上用箭头表示形成陆风的热力环流,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2)简析海风对沿海城市大气环境的有利影响。
同类题5
研究发现,我国河西走廊西部某绿洲,昼夜气温均比周围戈壁荒漠低,夏季甚至低30℃。蒸发量和沿海湿润地区相当,比荒漠戈壁少一半。夏季,绿洲与绿洲沙漠过渡带之间形成小的热力环流一绿洲环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绿洲温度低是因为
A.云层削弱了太阳辐射
B.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
C.林木削弱了太阳辐射
D.地面反射和植物反射
【小题2】绿洲环流大气运动的特点是
A.绿洲气流白天上升,夜晚下沉
B.过渡带气流白天上升,夜晚下沉
C.绿洲气流全天上升,过渡带全天下沉
D.绿洲气流全天下沉,过渡带全天上升
【小题3】绿洲蒸发量较小的原因是
①过渡带气流阻碍沙漠干热空气的影响②绿洲垂直方向气流抑制了空气上下交换③气候干旱,地表水缺乏④温度低,空气容纳水汽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