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文学式微”频频被人提及,很多人不禁发出“优秀文学作品难觅”的感叹。与此同时,形形色色的文学奖却日渐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人们不仅津津乐道于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获得殊荣,更是密切关注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儿”。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引起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式微”之所以成为公共话题,与文学作品和大众阅读之间的割裂不无关系。一方面,公众抱怨“好书难觅”;另一方面,作家唱叹“曲高和寡”。(   )——通过公开、公正、透明的评奖过程,不仅可以向读者推荐优秀作品,而且可以帮助公众提高鉴别和欣赏能力,从而带动全民阅读的兴趣,提高其能力。凤之,文学奖如果陶醉于孤芳自赏,不仅与大众阅读渐行渐远,其自身也难免沦为圈子里人情世故的温床。文学奖的核心在于“文学”,“奖”应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成果,而非苦心经营的收益。如果文学奖能多一些专业和纯粹,作家就能多一些自由和洒脱,公众也不必将宝贵的想象力浪费在文学之外的细枝末节上。

【小题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学奖本身不仅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且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B.文学奖本身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的纽带,而不应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C.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成为加剧双方隔阂的罪魁祸首。
D.本应成为联系读写关系纽带的文学奖,却进一步加剧双方的隔阂。
【小题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这是老先生最得意的作品,是老先生十多年的汗水——不,是他毕生的心血。
C.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D.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赢得公众关注度时,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B.当文学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C.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提高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D.当靠文学奖中的争议话题来增强公众关注度时,文学不得不说是一个“黑色幽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8-25 10:45: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共有学问的人,其实就是一个善于辨别是非者,这就是我们所谓的鉴别力。但若一个人想有鉴别力,那么必须先有独立的判断力,不被一切社会的、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或学院式的诱惑所动。一个人在成人时,他的四周必有 的诱惑,如名利诱惑、政治诱惑、宗教诱惑等。当一个心理分析家告诉我们,便秘症引起暴躁的性情时,凡有识力者对之,只可 。当一个人错误时,不必因震于他的大名,或震于他的高深学问,而对他有所畏惧。

因此识和胆是相关联的,中国人每以胆与识 。而据我们所知,( )这种人决不肯盲捧一个  的诗人。他如真心钦佩一个诗人时,他必会说出他饮佩的理由,这就是依赖着他的内心判别而来的;他也决不肯盲排一个名震一时的画派,决不肯盲从一个流行的哲理,或一个时髦的学说,不论他们有着何等样的大名做后盾。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琳琅满目 付之东流 相提并论 风靡一时
B.林林总总 付之东流 同日而语 名噪一时
C.林林总总 付之一笑 相提并论 名噪一时
D.琳琅满目 付之一笑 同日而语 风靡一时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若一个人想有鉴别力,那么必须先有独立的判断力,不为一切社会的、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或学院式的诱惑所动。
B.但一个人若想有鉴别力,那么必须先有独立的判断力,不为一切社会的、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或学院式的诱惑所动。
C.但一个人若想有鉴别力,那么必须先有独立的判断力,不被一切社会的、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或学院式的诱惑所动。
D.但若一个人想有鉴别力,那么他必须先有独立的判断力,不被一切社会的、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或学院式的诱惑所动。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凡是后来有成就的思想家和作家,他们都拥有胆力或独立的判别力,这实在是人类中一种稀有的美德。且大多在青年时即显露出知识上的胆力。
B.凡是后来有成就的思想家和作家,他们大多在青年时即显露出知识上的胆力。胆力或独立的判别力,实在是人类中一种稀有的美德。
C.胆力或独立的判别力,凡是后来有成就的思想家和作家,他们大多在青年时即显露出知识上的胆力。这实在是人类中一种稀有的美德。
D.胆力或独立的判别力,实在是人类中一种稀有的美德。凡是后来有成就的思想家和作家,他们大多在青年时即显露出知识上的胆力。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徳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_________。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从每一个人抓起。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的基础上,坚持推陈出新,努力实現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

“古风”作为一个包罗万象的集合,内涵也需要甄别。先秦诸子是古,魏晋风骨是古,宣德红釉和成化千彩是古,八大山人桐城古文也是古,到底哪一阶段应该蔚然成“风”?其实,古风不同于古史。后者讲究准确,前者但求神似。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大历史的宏阔,还是小人物的悲欢,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想象与建构。所以,有的作品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语境,夹杂了神怪小说、玄幻游戏,甚至 的爱情故事、堆砌辞藻的“大杂烩”时有出现。换句话说,“古风”走红,_________的作品也就有了可乘之机,尤须受众提高鉴别力。

(三)

李清照的闺情词反映的是自己的闺情生活,她以真正的女性化的词作,展示出女性特有的矜持、细腻、清雅,使些男性文人代拟的闺情词_________,虽然这些代拟的词依旧很优秀。她的这些词作不但和那些男性文人表达居高临下的怜爱同情,甚至猥亵地观赏玩弄之情的作品绝不相类,就是和那些男性作家对于女性刻意描摹的深入体验的作品也大相径庭。李清照的这些词作是对女性情感世界和独特品格的充分尊敬和肯定,是源于本真的对自身、对女性的真正认可,是完全区别于男性话语系的而存在的女性思维基质的特殊反映。

总之,在李清照自己的大部分作品中都突出表现了她对于现实生活中真实心境的、体味、关注,表现了对于贵族知识女性身份情感的微妙表达和准确把握。她对于绮窗园林之外的纷纭世事是不闻不问的,这也成了后世论者对于她的垢病之由,认为她的生活面狭窄,思想性欠缺等等。殊不知正是这种特点奠定了李清照之所以为李清照的根基,她在对于男性社会俗世事功的疏离中,在对于自身女性身份地位的确认中,坚执地咏唱着女性独特的情感世界,从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了独特的女性话语系统,仅从这个意义上讲,把李清照与男性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相提并论,就有着充足的理由。

【小题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扬弃地加以对待,有鉴别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文以育人、文以化人。
B.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C.要坚持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有鉴别地加以继承,有扬弃地予以对待,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D.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特,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中华民族精神来文以育人、文以化人。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吐故纳新 矫揉造作 鱼龙混杂 相形见拙
B.革故鼎新 无病呻吟 鱼龙混杂 黯然失色
C.吐故纳新 无病呻吟 鱼目混珠 相形见拙
D.革故鼎新 矫揉造作 鱼目混珠 黯然失色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李清照自己的绝大部分作品中都突出表现了她对于现实生活中真实心境的咏叹、体味、关注,表现了对于贵族知识女性身份情感的准确把握和微妙表达。
B.李清照在自己的绝大部分作品中都突出表现了她对于现实生活中真实心境的关注、体味、咏叹,表现了对于贵族知识女性身份情感的准确把握和微妙表达。
C.李清照在自己的绝大部分作品中都突出表现了她对于现实生活中真实心境的咏叹、体味、关注,表现了对于费族知识女性身份情感的微妙表达和准确把握。
D.在李清照自己的绝大部分作品中都突出表现了她对于现实生活中真实心境的关注、体味、咏叹,表现了对于贵族知识女性身份情感的准确把握和微妙表达。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做事的高度大于数量。数量再大,如果没有高度引领,就是堆砌而已。(   )先有建筑蓝图,搬砖才有意义;先有思想境界,文章才有启发。

人的一生中不是要读书,读很多书才是最重要的。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思想更开阔、眼界更成熟、思考更深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但不读书,人生一定没有高度。

人们常常困惑的是为什么经历多,却未必能看透人生?有太多人,受尽苦难,只能在苦难中沉浮;历经波折,也只是在波折里挣扎。

读书,行走,经历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思考,总结,怀疑,反思,领悟,是通过领悟走向更高层次的能力。人最需要的,是豁然开朗的境界,人生的精彩质胜过量。高手不一定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寸之间,就能为生命玩出大千世界。

人,不能变成工具和机器,不断重复自己一成不变的语言、行为和思想。人的发展应该像登山,尽管脚步重复,但实际是登高的,直至登上思想的山顶,心旷神怡。

【小题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就像不管堆多少砖,都不可能变成美丽的建筑;写多少字,都不可能成为传世佳作。
B.就像不管写多少字,都不可能成为传世佳作;堆多少砖,都不可能变成美丽的建筑。
C.就像不管堆多少砖,都不可能变成美丽的建筑;传世佳作也并不是由写字的数量决定的。
D.就像传世佳作并不是由写字的数量决定的;不管堆多少砖,都不可能变成美丽的建筑。
【小题2】文章中的四个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但不读书,人生一定没有高度。
B.人们常常困惑的是为什么经历多,却未必能看透人生?
C.有太多人,受尽苦难,只能在苦难中沉浮;历经波折,也只是在波折里挣扎。
D.读书,行走,经历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思考,总结,怀疑,反思,领悟,是通过领悟走向更高层次的能力。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在一生中不仅要读书,而且要读很多书,但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思想更开阔、眼界更成熟、思考更深邃。
B.人在一生中不是要读书,而是要读很多书。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思想更成熟、眼界更开阔、思考更深邃。
C.人在一生中不仅要读书,而且要读很多书。读书应该以为了让自己思想更深邃、眼界更开阔、思考更成熟为目的。
D.人在一生中不仅要读书,而且要读很多书,但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思想更成熟、眼界更开阔、思考更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