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状悬浮物,其浓度会对地-气系统的能量平衡产生影响。下图为2015年1月10日~20日北京市PM2.5逐日逐时变化曲线。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时段,北京市有强冷锋过境的日期可能是( )
A.11日
B.14日
C.16日
D.19日
【小题2】受PM2.5浓度变化的影响,11日较10日( )
A.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
B.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
C.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增强
D.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作用增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1-27 01:01: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人们把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叫“白夜”。“白夜”出现时,虽然夜晚不见太阳,但天空仍是蒙蒙亮的,其主要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吸收作用
B.反射作用
C.逆辐射作用
D.散射作用
同类题2
下图中箭头及数字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度高,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的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其原理是增强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3
下图为“西北大西洋冬季浮冰南界分布图及格陵兰岛冰川上广泛出现的圆形孔洞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冬季浮冰南界西段位置偏南的主要原因是
A.寒流①势力弱
B.寒流③势力强
C.暖流②势力强
D.暖流④势力弱
【小题2】冰川上的圆形孔洞是因深色尘埃飘落冰面所致,其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深色尘埃能
A.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B.减弱地面辐射的散失
C.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D.减弱大气逆辐射
同类题4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散射作用
B.反射作用
C.直射作用
D.吸收作用
同类题5
甲、乙两图是秋分日、夏至日的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两图中表示秋分日的是_____图。甲图中的虚曲线是____________线。乙图此时A地的人发现天已经亮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的___________作用。
(2)此时,甲图反映的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图到乙图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
(3)据甲图分析,30°N地区比30°S地区太阳能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___。
(4)2009年我国研制出一种新型太阳能薄膜(可薄到1微米)电池材料,只需敷上墙壁就可以集能发电。这种材料在我国的_____地区集能效率最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