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3年9月中旬,江浙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则被认为进入秋季)。读苏州这年9月中下旬几日的天气状况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这年9月17~25日,苏州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
B.日温差降低,海陆状况
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
D.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
【小题2】此段时间,苏州地区
A.开始进入秋季
B.气温变化与风向、风力无关
C.阴晴变化与“副高”北移有关
D.26日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增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5-29 04:18: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面两幅图分别表示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中,甲乙两地中,气压较高的是____ ,气温较高的是 _____ 。
(2)在左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
(3)假若左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地。
(4)上图中甲地为______压中心(高或低),此时北半球为
季节,鸡泽县的风向应为_______
(5)上图中近地面甲地的风向______,高空丁地的风向 ______
同类题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过程,写出相应的辐射名称代号:图中表示地面长波辐射是___________,太阳辐射的是____________。
(2)下列自然现象是图中什么作用的结果:
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_______(填代号)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通过_______实现的。(填代号)
(3)从上图的作用过程中,可以看出_________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同类题3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温室效应
B.地转偏向力
C.海陆热力差异
D.昼夜长短
【小题2】上述实验内容影响地理环境的实际案例是
A.喜马拉雅山的冰川
B.长江的夏汛
C.中国东部的季风
D.海南岛红树林的分布
同类题4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古诗云“高处不胜寒”。其原因是低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①
B.②
C.③
D.⑤
【小题2】冬季寒冷的晴天早晨有霜冻,其原因是晴天晚上哪个过程较弱( )
A.①
B.②
C.③
D.⑤
【小题3】雅安市在2017年3月1日有一次冷锋过境,雅安当天的天气特征是( )
A.气温下降、气压也下降
B.出现大风、降雪天气
C.气温下降、出现阴雨天气
D.气温上升、气压上升
同类题5
对流层大气最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短波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太阳辐射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