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近地面气流持续上升,最终会冷却至它的凝结温度。其气温变化如图折线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图所示原理可以解释()
A.锋面形成过程
B.大气保温作用
C.山脉背风高温
D.地面受热过程
【小题2】在2000米高度附近气温折线的变化是因为()
A.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热源
C.高层大气很难得到地面热量
D.水汽凝结后释放其内部热能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10-27 06:02: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过程,写出相应的辐射名称代号:图中表示地面长波辐射是___________,太阳辐射的是____________。
(2)下列自然现象是图中什么作用的结果:
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_______(填代号)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通过_______实现的。(填代号)
(3)从上图的作用过程中,可以看出_________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同类题2
下图为北京某同学连续两日在手机上查询的当地天气状况。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日期为( )
A.春分前
B.夏至前
C.秋分后
D.冬至后
【小题2】图示期间雾霾较重,对近地面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是( )
A.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
B.白天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
C.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
D.夜晚大气逆辐射减弱
【小题3】导致本次雾霾天气结束的原因是( )
A.高压控制
B.锋面过境
C.台风影响
D.寒潮来袭
同类题3
深秋至次年早春时节,晴朗的夜晚常常出现霜冻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B.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C.大气对地面的反射作用强
D.大气对地面的吸收作用强
同类题4
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深秋季节,霜冻多发生在( )
A.阴天的夜晚
B.多云的白天
C.晴朗的白天
D.晴朗的夜晚
【小题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 )
A.对流层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上升,气温降低
B.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
C.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同类题5
以下属于热量资源衡量指标的是
①气温 ②太阳辐射量 ③大气透明度 ④积温 ⑤无霜期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