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地理原理课题研究。以下是该校学生的研究报告,请根据所学知识,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
(1)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
,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的风。
(2)请在下图中完成热力环流示意图。
(3)调查获得的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统计表如下,据此分析:
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从表中可知
. (
季节)最少,其原因是
,掩盖了海陆风。
(4)分析海陆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12-01 06:37: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我国冬季气温的高低与北极地区冷空气的强度密切相关。下图为1978~2015年11月北极浮冰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北极浮冰面积的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
A.导致冷空气强度逐渐增强
B.反映了北极地区逐年变暖
C.有利于北冰洋航线的开拓
D.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提高
【小题2】当强冷空气南下时,可能造成( )
A.海南省出现冻雨天气
B.华北地区的雾霾污染加重
C.0 ℃等温线向南移动
D.新疆短时间出现融雪洪水
同类题2
当台风中心位于福州以东10千米,则福州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同类题3
极地涡旋(简称“极涡”)是指通常盘踞在极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涡旋,其位置、强度、移动对极地及高纬地区的天气影响明显。2015年12月底,一个位于冰岛的强大风暴将北大西洋热量带向北极,迫使北极极涡离开板地,携带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中下旬暴发极其罕见的超强寒潮。图为2016年1月23日北极极涡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极涡的形成原因是( )
A.冰岛低压北上,极地气流上升
B.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热量少,气流下沉,在高空形成低压
C.北极地区海域广阔,形成热低压
D.来自副极地上空的气流,在此下沉
【小题2】图示时刻,甲地高空的风向是( )
A.西风
B.东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小题3】此次极涡南下,说明了( )
A.全球气候开始变冷
B.厄尔尼诺现象对地球的影响变小
C.寒带的范围变大
D.西伯利亚不是我国冬季冷空气的唯一地
同类题4
相对湿度=水汽压÷饱和水汽压×100%,其中水汽压为是空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压强,饱和水汽压是大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水汽压强,温度越高,饱和水汽压强越大。下图为50°S-70°N对流层水汽压和温度的分布规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低,水汽压越低
B.海拔越高,水汽压越低
C.赤道附近因为蒸发发盛,水汽压最大
D.在对流层下层,水汽由赤道向亚热带输送
【小题3】【小题4】沿0℃等温线,相对湿度最小值在
A.赤道
B.20°N
C.40°S
D.60°N
同类题5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温度:A>B>C>D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气压:D>A>B>C
【小题2】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力环流侧视图,在②处进行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 ( )
A.增温和增湿
B.净化和增温
C.净化和增湿
D.降温和减湿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